当前位置:主页 > 中学教育
聚焦·数据共享(二)丨增强数字政府效能 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江西省政协委员建言——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过去,一趟趟要跑的部门,一摞摞要填的表格,给多少人留下“办事难”的刻板印象。如今,“一窗搜索、一键到底、一呼秒应、一办即评”等“让数据多跑路”的数字政务场景,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政务服务模式的推行,极大提升了办事企业和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江西省政协委员李美君在调研中发现,政务系统仍存在“数据壁垒”:各部门间“数据保密”思想还一定程度存在;各部门与上下级的垂直联系较为紧密,与平行机构的横向联系较弱。

“应实现统筹管理一体化、数据目录一体化、标准规范一体化、交换共享一体化、安全保障一体化。”李美君建议,加强省级层面的数据管理和共享,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有效解决各部门、各层级数据共享“不敢、不愿、不能”的难点痛点问题。同时,聚焦“一门一窗一次”办成所有事,深入推进“大综窗”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事项,推动将垂直管理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综合性政务大厅集中办理,实现企业和群众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只进一扇门”。

“政务数据共享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决策支持、高效服务供给和创新治理范式,全方位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省政协委员王妮娜结合“做大做强我省港口经济”调研提交了《提升临港产业发展能级,加快推进港产城一体化的建设》的提案。

“应加快通关一体化改革,加强港区与各口岸单位、码头主体协同,提升政务服务一站式功能。”王妮娜建议,推行“区港联动”,通过“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减少企业成本,提高通关时效。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促进多口岸进口直通、出口直放。打造省级多式联运数智化平台。建立全省统一的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加强公路、铁路、港口等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开放公路货运、列车到发时刻、货物装卸、船舶进离港等信息,打造承运交付、运输追踪、运价查询等一体化信息平台。

“数据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数据资源的有效供给、数据产品与服务的有效需求,以及利用数据技术实现数据的流通应用。江西省要抓住数据‘供给、需求、流通’三个关键,促进数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省政协委员张玉萍建议,依托现有省市县一体化数据交换平台,建立数据质量标准和评估体系,按照不同的安全等级和使用需求,逐步扩大公共数据的供给量;面向各部门、数据企业征集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机会清单”“产品清单”,深入挖掘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建设需求。(王磊)

天津市政协委员呼吁——进一步完善数据安全标准要求

近年来,天津市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实现了政务数据共享,为数据要素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初步形成了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等产业链环节,数据交易、数据服务和数据安全等市场开始兴起。聚焦政务数据共享工作,天津市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市委会纷纷调研献策。

“目前,政务数据的共享、开放与利用还存在‘不敢、不愿、不能’难题。”近日,农工党天津市委会调研提出,要加速释放政务数据要素红利,提升政府精细化治理能力。

调研组了解到,数据提供方负有数据安全管理责任,在缺乏对数据需求的充分论证和不明确数据使用去向的情况下,出于合规安全考虑,“不敢”共享或开放敏感数据。随着数据资源价值日益显现,数据管理者对价值回报的预期上升,在价值分配规则未明确前,“不愿”轻易共享或开放有价值数据。同时,提升数据质量需要大量治理成本,对于信息化发展较慢、应用场景需求不迫切、资金有限的地区或行业而言,短期内难以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数据治理,导致低质量数据“不能”直接被利用。

“要加强政策引导,制定长期的数据战略规划,明确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形成系统性的政策支持体系。制定数据开放共享的政策方针,建立完善的数据资源目录,明确数据归属、数据质量、数据更新等要求,明确开放共享的范围和标准。”民进天津市委会调研建议,建设完善的数据开放平台,提供标准化的数据接口和数据服务,降低数据共享的技术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