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2 22:08 | 来源:墨客学术 | 作者:墨客学术 | 点击:次
2025年城口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1月8日在城口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城口县人民政府县长 董奕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重庆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全县上下深受鼓舞、倍增干劲,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聚焦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突出“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锚定“三县一城一枢纽”目标,加快建设“六个示范区”,秦巴山区强县富民现代化新城口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1%,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
这一年,我们坚持精准施策,巩固衔接更富成效。
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坚持“四个不摘”,狠抓“三落实一巩固”,167项任务落实见效。“三大行动”深入实施,新识别监测对象436户1501人,消除风险447户1444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两类群体”提低增收措施全面落实,发放以工代赈劳务报酬1.3亿元,完成消费帮扶2.7亿元,脱贫人口稳岗就业2.4万人。易地搬迁后扶经验在全国会议上交流。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收入1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92.6%。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0.6万亩,新增耕地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38.6万亩、产量9.4万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一县一策”深入实施,48项政策、36个项目高效转化。实施城口老腊肉“再出发”五大体系、十大提升行动,市场主体达411家,开发新产品6类40种,年销量超1.2万吨、产值超12亿元,标准化生产技术纳入全市重点农业主推技术,入选全市唯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城口老腊肉“再出发”经验入选全国帮扶产业发展典型案例,“赵孝春”荣获“中华老字号”。举办“大巴山药谷”产学研用发展大会,发布道地中药材“城八味”,建成全国首个箭叶淫羊藿、全市首个灵芝GAP基地,产值达11亿元。水利部、山东临沂、市发改委帮扶集团、九龙坡帮扶协作持续深化。
这一年,我们坚持大抓项目,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项目攻坚有力有效。持续开展项目攻坚行动,优化项目储备、做深项目前期,“两重”“两新”项目获批1.4亿元。严格落实政府投资项目“三张清单”,实施重大项目135个,开工73个、建成投用52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增长25%。加大项目招引力度,组建4个招商小分队驻点招商,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20亿元以上项目1个,协议引资65.7亿元,到位资金12.2亿元。基础设施显著改善。G651县城至高观段原级改造项目通过提级论证,S301县城至八台山、修齐至治平路面改造全面完成,新改建“四好农村路”230公里,安装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栏110公里。农村公路建管经验入选全国“四好农村路”典型案例。咸宜光伏110千伏电力输出工程建成投用,城口至开州220千伏输电线路完成可研评审。资源要素跟进保障。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市政府批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到6.25平方公里。农用地转用和征收土地1026亩,供应土地444亩,处置闲置用地324亩。获批债券资金21.6亿元,争取上级资金40亿元。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11.4%,制造业贷款、工业流动贷、绿色贷款余额分别增长30.9%、20.3%和9.3%,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引进高技能人才14名、高技术人才34名。
这一年,我们坚持强链补链,绿色产业加速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