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学教育
梅县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基本概况】    梅县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梅州市中部。全区总面积2482.86平方千米。2023年,梅县区辖19个镇(办事处、高管会)、355个行政村、34个社区。2023年年末,梅县区常住人口55.27万人,梅县区户籍人口613782人,人口出生率为6.30‰,死亡率为7.82‰,自然增长率为-1.52‰。矿产资源以大理石、煤、铁、锰、钨、锌、铜、石灰石等为大宗,其中大理石储量40多亿吨、煤近4亿吨、铁1318万吨、锰700万吨。旅游景区景点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叶剑英纪念园、雁山湖国际花园度假区、千年古刹灵光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南寿峰健康产业园、大观天下文化旅游产业园、客都人家文化旅游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元魁塔,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五大特色建筑客家民居围龙屋南华又庐、丙村温公祠,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南口麓湖山庄,国家级古村落水车茶山村、南口侨乡村,广东省十大最美古村落雁洋桥溪村、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松口镇和历史文化名街松口古街、世界最大圆形建筑——梅县文体中心,主要地方名胜阴那山、王寿山、九龙嶂等。

梅县区先后荣获中国金柚之乡、全国水果百强县、中国旅游强县、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山歌艺术之乡)、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并被确认为原中央苏区县、中国长寿之乡。是传统的文化之乡、足球之乡、华侨之乡。2019年,梅县区获评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区、全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入选国家、省级现代农业(金柚)产业园创建名单,于2021年11月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梅州综合保税区于2021年12月通过国家正式验收。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客家话方言以梅县客家话为代表,文化底蕴深厚,孕育出不少杰出人物。著名的有清代著名诗人宋湘、黄遵宪,辛亥革命烈士陆军上将邓仲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开国元帅之一叶剑英,现代著名画家林风眠,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香港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宪梓,两院“院士”古德生、张楚汉、廖万清、陈志杰等。

【建置沿革】    建置始于南朝齐(479-502年),时称程乡县,以纪念乡贤程旻而得名,析海阳县地置县。南汉乾和三年(945年)于程乡置敬州,领程乡一县,州、县并置。北宋开宝四年(971年)避宋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之讳改名梅州,因境内有梅溪、梅山,“因山水而得名”(见清光绪《嘉应州志·山川》),有说境内多梅花而得名。明代,撤梅州,仍设程乡县。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格为直隶嘉应州,领兴宁、长乐(今五华县)、平远、镇平(今蕉岭县)4个县,连同嘉应本属(原程乡县)称为“嘉应五属”。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在嘉应州的地方政权后,嘉应本属复名梅州。民国元年(1912年)废除州府制,改称梅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称梅县。1978年,划出县城梅州镇和附城部分乡镇成立县级的梅州市。1983年6月,县、市合并,称梅县市。1988年1月,撤销梅县地区,设立地级梅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梅县市撤销。析为梅县和梅江区(县级),隶属梅州市。2013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梅州市撤销梅县建置,设立梅州市梅县区。

【经济发展】      2023年,梅县区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为258.48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位列全市第二、全省第十二,为2017年以来最好成绩。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3.02亿元,同比增长5.9%,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0.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7.15亿元,同比增长10.3%,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3.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8.31亿元,同比增长6.4%,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5.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4.4:33.7:41.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666元,同比增长8.0%。

【工业】      2023年,梅县区不断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印发《2023年梅县区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坚持产业入园、建链成群,围绕构建铜箔、装备制造、智能家电“2+1”现代产业集群,借力省新一轮对口支援,大抓链式招商。全年引进智能家电产业园、睿储独立储能电站等新签约项目82个,计划投资217.92亿元;全年纳入市招商引资绩效统计项目48个,计划投资87.01亿元,完成率达113%,实际投入20.07亿元,完成率达129.5%,超额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超华科技600万张高端芯板和新材料2万吨铜箔项目加快建设,正全力推动嘉元时代首期5万吨产能早日全面达产。装备制造产业启动新一轮增资扩产,BPW车轴空气悬架导向臂项目正在设备安装,科华环保设备制造项目已投产。新增“四上”企业103家,无“四上”企业镇全部清零,全区现有“四上”企业数量约占全市的25.7%。2023年,全区共有规上工业企业109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4.81亿元,同比增长12.5%(可比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81亿元,同比增长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