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5 03:28 | 来源:墨客学术 | 作者:墨客学术 | 点击:次
(2021年1月21日陇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十四五”时期(2021—2025)是我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宝鸡副中心城市、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关键五年。根据中省市《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精神,结合县委《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陇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意见》,特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
“十三五”时期,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以追赶超越为主线,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主攻生态乳都、全域旅游两大战略产业,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科学应对新冠肺炎和各类风险挑战,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节“十三五”主要成就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十三五”期间,全县实施重点项目658个、完成投资475亿元,连续获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县;成功引进华润集团、飞鹤集团、中粮集团、陕果集团等知名企业。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6.2%;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年均增长5%。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重大胜利。全县20185户76264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8年历史性整县脱贫摘帽,三次获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县。整县推行“菜单式”扶贫模式,累计投入扶贫资金50亿元,实施“1265”产业扶贫、生态雅村强基、易地扶贫搬迁等“八大工程”。106个“双百”产业基地带动1.2万贫困户实现持续增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村村道路硬化,安全饮水率100%,农村特殊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菜单式”扶贫、借袋还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1+10”物业化管理等经验被中省推广。先后承办全国政协六盘山片区扶贫会、全省产业扶贫会等10多个中省市现场会,荣获全国“十三五”移民搬迁成效明显县、全国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全省健康扶贫示范县等多项荣誉。
——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形成。举全县之力主攻生态乳都、全域旅游两大战略产业。三次产业比由2015年的28.7:41.4:29.9调整为2020年的21.9:40.0:38.1,第三产业较“十二五”末提高8.2个百分点。
生态乳都生机勃发。立足资源优势,确立奶山羊产业发展目标,举县共建百亿生态乳都。率先建成了全国唯一的国家奶山羊现代产业园、国家奶山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区,成功确立全省千亿羊乳集群第一示范县地位。和氏乳业、小羊妙可智能化加工水平引领行业发展。绿能4万只、和氏2万只羊场饲养水平达到国际水准。全县奶羊存栏50万只、全产业链产值46.7亿元,成功举办了世界奶山羊产业发展大会、奶山羊产业国际发展推进会。特色农业焕发活力,打造10万亩有机苹果、56万亩优质核桃、3200万袋香菇、6万箱中蜂、3万亩烤烟产业板块。一批农特产品获得“两品一标”“名特优新”等认证,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成为新亮点。
大美关山享誉全国。实施关山景区进行保护性开发,完成总投资10亿元的游客服务中心、风情小镇等项目,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年游客突破120万人次。以关山草原为龙头的全域旅游蓬勃发展。建成4个省级特色旅游名镇、3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获评“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县”、全国避暑旅游城市。全域旅游对服务业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应运而生了大秦北市、浙江商贸城等商业综合体,餐饮娱乐、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业态竞相兴起,荣获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生态工业蓬勃发展。建成绿色食品、新型材料2个省级工业园区,2018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新型工业强县。华润丰台山100MW风电、窑岭子20MW光伏顺利并网发电,苏陕工业园进驻恩达电子、陇士茂汽车配件、宝鸡众惠水务等劳动密集型企业,202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户,比2015年增加10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015年的43.6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68.6亿元,年均增长9.4%。
——副中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河两岸五区”城市框架基本成型,南岸新城拔地而起,北部文化休闲区、东部商务区日益繁华,板块式推动7个片区棚户区改造,东南大桥、汭河大桥、建设路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竣工投用,县城面积扩大到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10万人,建成保障性住房、商品房1.3万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坚持“1650”城乡一体化布局,东南镇、东风镇分别列入全国、全省重点镇,打造了一批商贸重镇、旅游名镇、产业强镇,8个村入选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荣获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