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学教育
师道阳光洒雨露 凌云高志催才生

 

师道阳光洒雨露 凌云高志催才生

——山西省孝义中学深化改革探索挺进全国高中教育第一方阵

2020年7月1日,孝义中学2020届学子向母校敬赠“跃龙门”铜雕。任 兵 贾 明 摄

2022年1月,清华大学授予孝义中学“2021年生源中学”称号。 任 兵 贾 明 摄

孝义中学国内一流生物实验室任 兵 贾 明 摄

写在前面 “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改革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宏观政策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教育作为新发展格局中的优先要素,要自觉成为新发展格局中的内生变量,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重新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函数。今天让我们共同关注山西孝义中学校的改革创新和实践探索,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

□ 侯变珍 贾红义

山西省孝义中学校(以下简称“孝义中学”)作为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科基地实验学校、山西省示范高中,70年拼搏奉献,70年砥砺前行,“吕梁第一、山西领先、全国知名”的孝中梦正在逐步实现。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北航、哈工大、天津大学、西安交大、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等二十余所全国一流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挂牌孝义中学;北京大学青少年素质教育与才能培养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招飞局北京选拔中心“空军招飞优质生源基地”、南方科技大学 “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建设“三全育人”交流实践基地等一块块金字招牌落户孝义中学。奋进新征程,孝义中学全体师生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志,扬帆破浪、逐梦前行,立德树人的蓝图更加清晰,彰显孝义中学个性的 “情境,任务”高效课堂核心素养育人机制独具魅力,大放异彩。

孝义中学紧跟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教育“三新”改革步伐,强抓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工作,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推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办好孝义市47.7万人家门口的好学校。

筑牢“道根基”之本

淬炼“三过硬”精英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之源,源头清澈水畅流。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求每位教师自觉立德修身服务传道,需要思想和作风过硬。潜心治学服务授业,需要业务本领过硬。多科融合服务解惑,需要知识储备过硬。孝义中学加强党的教育方针指导,淬炼出一支“三过硬”的教师队伍。

教师核心素养有思想高度,开拓创新才有落地的基础,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示范引领学生成长。孝义中学借势借力,把清华、上海交大、北理工等多所全国一流高校的教授及全国名师、学科专家“请进来”,为教师培优讲座,“走出去”参观交流学习,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三新”教改培训让教师提前进入新课改角色,九大学科公开课赛讲课,让教学教研冲上浪顶。孝义中学承办的中国好教育三晋联盟“新高考引领高中教育新常态暨高考备考”研讨峰会,再度开拓了老师的视野,李婧华老师获“同课异构”政治组冠军。

在孝义中学“三过硬”的教师精英队伍中,全国劳模、省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有100余人。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孝义中学经受住了冲击,赵永旺校长带领广大教师以最快速度适应“云端”教学。这一年有5位同学跃龙门梦圆清北,百余名学子喜获“双一流”大学青睐,为孝义中学开了先河。抗疫精神成为最厚重、最鲜活的思想政治大课,广大师生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四个自信”更加坚定。

“识内涵”教改深化

“情境化”添翼创新

在教育内涵发生深刻变革的新时代,孝义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和教学教研实践范式做重大转型,从外控式向内驱式转变,由 “教研型”向“科研型”发展。在实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教并重,重在落实”的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根据新教材、新课程实施要求,形成基于核心素养的“情境,任务”课堂教学模式,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任务驱动,以情境化素材为载体,充分利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巩固检测等方式,打造“立德、启智、育人”的活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