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5 02:19 | 来源:墨客学术 | 作者:墨客学术 | 点击:次
正对着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校门,有一块“校训石”,上面镌刻着学校校训“诚敏”及其释义。锡山高中将其演绎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建构理念,每年列为学生的必考内容。在该校校长唐江澎看来,高中教育的终极价值,就是“对生命的成全,它应成为教育的根本指向”。
先进办学理念是学校品质提升的基本前提,也是高品质高中的“魂”。多年来,无锡市提出普通高中努力“践行教育家办学”,并将其作为高品质高中建设的内涵基础和推进路径。无锡大地上,以沈茂德、唐江澎等名校长为代表,不断引领着教师群体,共同追求教育本真的回归,追求品质之魂。“真正践行教育家办学,并非一定都是教育家来做校长,而是要普通高中敢于坚守教育核心价值,始终理性审视教育,做到教育有主见、办学有方向、治校有行动。”无锡市教育局局长唐加俊说。
立德树人,从思想凝练办学之魂
无锡的高中校长最关心什么?
无锡第一女子中学是一所位居城中心位置的特色高中,地方很紧张,只有35亩,因为生均面积等原因一直评不上四星高中。但为了做出全国最好的女中课程,学校请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在学校设立女学生教育工作站,每年至少来两次做课堂展示活动,与学生互动。“作为校长,我就是要带着全校追求美的教育,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样是美的。”校长康立为说。
在天一中学校长沈茂德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有着无限的潜能。他与高校、高新企业合作为科技特长生建设16个创新实验室,为国际象棋特长生刘冠初配备棋室宿舍,为学科特长生特批免修高中课程并配备大学先修课辅导老师……“只要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
在新高考环境下,普通高中直接面临着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格局的深刻变革。“我们要澄清什么是教育的终极价值”,唐江澎说,“人的全面发展自然包括应考的基本素质、能力,一个高素质的人面对考试时,也应该能够体面地、优雅地通过。”
校风是校长的“镜子”,质量是校长的“尺子”。校长的教育思想,最终会形成学校的办学风格,凝练为学校的办学之魂。走进梅村高中记者发现,与许多紧张备考的传统高中不同的是,哪怕是即将面临高考的学子,也会经常活跃在运动场上,踢球游泳,悠然自得;他们绝对保证每天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他们精力充沛,该吃便吃,该睡便睡,该玩便玩。这样做,让校长朱益民承受了不小的压力,但她始终不愿意妥协:“学生进学校,就要‘四个好’:吃得好、睡得好、锻炼得好、学得好。学校若能培养这样一批‘四好青年’,便是一所有自己特色的学校。”
这样努力践行理想的教育之路在无锡如此普遍。校长们达成了共识,立德树人是他们的根本,而遵循教育规律办学则成为共同的职业道德和基本原则。校长们经常会讨论“教育”,但很少有校长主动提到升学率,大家经常讨论交流的是“实验室开到大年夜,学校自主发展”“开多少门选修课,学生自主选修”。面对上级的考核评价和督导评估,也是大谈特谈要“办一所符合教育规律的学校”。即便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之下,也有校长直言:“宁可少考5个北大清华,也不会要求学生只花5分钟吃饭。”
“优质学校的校长应该多一点书卷气。”唐加俊说,大道至简,无锡的高品质高中建设更像是回归:回到学校本来的面貌,回到教育的本质——立足于尊重学生的个性,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立足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坚定地相信,教育改革应该尊重人的发展、尊重教育自身发展两个基本规律。
执行标准,用课程夯实品质之基
锡东高中的科技教育在江苏全省闻名。校园内,无论是“思维可视化”课程基地还是“创客空间”课程基地,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个触控一体机、三块电子白板、三个跟踪摄像头、一个平板中控,以及学生人手一个的平板电脑,是锡东高中“云课堂”的基本配置。在“云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四个电子屏幕及学生手持平板电脑互相交流,让思维“可视化”。“所有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最终体现在课程和教学当中。”锡东高中副校长陈平说。
课程是学校理念的基本载体。2013年无锡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全市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高品质高中的建设应该在课程与教学等核心领域中呈现。“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品质的重要标志。”唐加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