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4 01:05 | 来源:墨客学术 | 作者:墨客学术 | 点击:次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5年3月22日在雷州市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雷州市市长 闫嘉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雷州撤县设市30周年,也是雷州展现担当、快速发展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监督支持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湛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更高的战略定位谋发展,勇于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全力推动雷州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实现平稳增长,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一)县域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90.36亿元、同比增长5.0%,规上工业增加值14.38亿元、同比增长31.5%,固定资产投资107.49亿元、同比增长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94亿元、同比增长1.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76亿元、同比增长0.7%。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均居湛江市第一。工业经济态势良好。完成工业投资60.18亿元、同比增长45.1%,增速居湛江市第一。投资4.19亿元推动21家企业完成技改任务,同比增长166.8%。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成功申报专精特新企业2家、创新型企业4家。全市工业用电总量10.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现代农业稳产增效。强化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粮食单产能力达393.5公斤/亩,总产量达40.7万吨,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基本完成2.2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着力打响“雷”字号品牌,雷州黄牛列入2024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雷州黑山羊等21个产品入选“湛品”品牌。流沙湾1号海域成功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湛农1号”建成下水。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产值263.57亿元,同比增长3.6%。第三产业提速发展。完成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1726.41万元。引进洲际、全季等5家名牌酒店。文旅融合亮点频出,成功举办国庆欢乐周、撤县设市30周年等系列文旅活动,“三元塔亮灯”“打卡曲街”等火爆出圈,800多辆北方房车在雷州越冬过年。全年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5.3%,实现旅游总收入28.75亿元。
(二)产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产业平台逐步成势。省政府印发《湛江临港经济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以广东雷州经开区为主要载体打造国内外产业转移重要基地。湛江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雷州区域新承接项目30个,签约额129.65亿元。雷州市产业转移集聚地在全省园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中获“优秀”等次。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6.61亿元,在建道路29段、污水处理厂2座。“反向飞地”南沙·雷州高质量发展产业协作基地揭牌运作。园区项目加速落地。乌石油田群、宏大钢结构等6个项目建成投(试)产,稀美资源、锰玛科技“标准厂房”项目竣工,大毛牛新材料、美达玩具等14个项目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园区累计投(试)产项目10个,在建项目19个。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坚持“一把手”招商,市党政主要领导带队赴越南、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外地区招商共48天。新增签约项目50个,签约额232.69亿元。招商项目新增开工纳统19个,新增固定资产投资44.69亿元、同比增长55.7%。百度数据标注产业服务雷州基地顺利投产,实现“当年洽谈、当年签约、当年落地、当年建成”。
(三)“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
城乡基础设施逐步夯实。雷州通用机场土平工程开工建设,湛海高铁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乌石港高速全面建成通车,雷州半岛西线高速纳入国家公路网规划,滨海旅游公路先行段工程量完成95%,全域旅游1236交通体系项目一期建成、完成投资3.07亿元,通建制村公路“单改双”完成171.1公里。环北工程(雷州段)建设加快,3宗中型水库、10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如期完成,12宗中型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加快实施,龙门灌区完成改造提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扎实推进,中部片区(龙门镇)整治方案编制完成并开工建设。镇域活力不断激发。重点抓好典型镇示范引领,首批龙门镇及第二批乌石、英利、覃斗3个典型镇“七个一”项目完成建设。坚持产业兴镇,白沙镇入选2024年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白沙、南兴、松竹等镇打响丝苗米品牌,覃斗镇加快打造“中国芒果小镇”,杨家镇建设特色番薯小镇,东里镇与海大集团共建东里对虾产业经济园区,“九龙山水、和美调风”生态旅游热度不断提升,茂德公大观园获评2024“绿美广东·美丽非遗”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振兴扎实推进。龙门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有序开展,16条乡村风貌管控提升示范带加快打造。省“百千万工程”首批7个、第二批20个典型村培育工作有序推进。培育现代化岭南新乡村4个,建设美丽庭院9410个,美丽宜居村覆盖率达82.87%。富民兴村产业加快发展,南沙区帮扶附城镇埔西村澳洲龙虾养殖示范基地项目落地建设,沈塘镇茂莲海水石榴、揖花狮头鹅等乡村产业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乌石镇岭下村、调风镇调风村民宿经济初显成效。
(四)城市发展呈现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