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学教育
忆峥嵘岁月,求行稳致远

 

经过北郊人一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我们踌躇满志。回首2020,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播种希望,留下了坚实的脚印;喜迎2021,我们将开启三次创业、建设高频示范高中新征程,北郊人将不负所托,乘风而行。

1、全会精神引领前行,党建品牌发挥合力

2020年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主体责任,提升党建工作水平。通过“驿站赋能·四元筑魂”党建品牌的建设,加强党政融合,助推高品质示范高中创建,为教育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8月份通过常州市教育系统“党建论坛”平台向全市中小学进行辐射,广受好评。传承红色基因,凝聚支部力量,我校红箭、至诚、鸿雁、致远四个支部分赴各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忆峥嵘岁月,求行稳致远。

2、四轮评估助推发展,三次创业力求品质

12月22日-24日,我校迎来第四轮主动发展总结性评估暨第五轮规划论证。评估组专家认为北郊高中在第四轮主动发展实施过程中,立足学校实际,全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使命,在学生发展、教师发展、课程建设、生态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智慧课堂五大范式、追问思维带来的课堂文化反转、“二级三梯”德育管理模式、“发现-发展”共识主动体教师队伍建设、五育融合及学校特色相互融通的班本德育课程群等亮点为北郊赢得赞誉,也为学校三次创业、开启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新征程奠定基础。

3、北辰青年茁壮成长,名师科研双向突破

我校“北辰”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蓬勃开展,入职培训、拜师仪式、模拟家长会、课堂教学设计分享等,给予青年教师细致而贴心的指导。组织校际公开课,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曹逸云、周聃琪、金汕汕在“省一北”联合教研活动中展露风采,陈希平、隋颖、储姗姗、谢晶、吴蝶在党员“双培”四校联合教研活动中精彩亮相。陈希平获市德育论文一等奖,隋颖获市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青年教师茁壮成长。五级梯队喜获丰收。张鹤、季正华、陈浩、张晓云、黄宏成为学科带头人,戴文斌、姚琼、印清、李松获市骨干教师称号。陈浩获市语文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王俊成为“常州市德育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王俊、秦晶晶、金交通参与城乡牵手项目,领衔区域合作。《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和《基于项目学习的高中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实践研究》两项国家级课题引领北郊科研再上新台阶,学校成为2020-2022年度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基地。

4、课堂追问激发精彩,学科竞赛稳步提升

11月24日,我校举行“指向深度学习、优化课堂追问、聚焦高考研究”大型对外教学展示活动。老师们精心设计,通过课堂追问,架起师生间思维的桥梁,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引领课堂走向精彩。2020年我校数、理、化、生学科竞赛再获新突破,周彻同学获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朱炫圭等21位同学获江苏省一等奖,吴行舟等36位同学获省二等奖。2020届石恒屹同学被中科大强基计划录取,多位高三学子因优异的竞赛成绩在综合素质评价招生中获得加分。

5、科技引领培育志趣 ,科创活动硕果累累

学校科学教育课程体系不断完善,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的科创热情。学校聘请国内知名院校专家来校指导。两个科创项目代表江苏(共9个)入围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萌芽赛道决赛;九个研究项目全部入围省科技创新大赛决赛;首次代表常州参加省“金钥匙科技竞技团体赛”即获一等奖;本年度学校还新获“省十佳科技创新学校”、“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四星级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一批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徐子惟同学获第二届市科技创新市长奖,储甄含同学成功入选2020年江苏省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何佳俊等多位同学获2020全国模拟飞行网络精英赛一、二等奖。

6、五育融合立德树人,项目创新知行合一

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重构北郊特色五育融合课程。依托常州市品格提升工程项目:“笃责致仁:新时代青年自主养德新公益行动”,创新开设“线上你我他”、“假期你最美”、“劳动人人爱”、“关爱身边人”、“祖国在我心”等各类融合课程,让学生有更广的参与度,更好的体验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育人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徐畅然、钱婷萱、周畅、许墨涵、孙宇翔五位同学在常州市第二节届未成年人文明礼仪风采大赛中获特等奖;许墨涵同学在“学宪法讲宪法”省级决赛中获一等奖;孙萌同学在“学宪法讲宪法”市法治知识竞赛中获一等奖;原创舞蹈《逆行》获常州市中小学舞蹈大赛一等奖。

7、高位引领团建创新 ,自主管理成就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