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学教育 >
徐闻县职业高级中学2023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

 

  1.人才培养

  1.1学校概况

  徐闻县职业高级中学始建于1975年,其前身为徐闻县徐城中学,1985年转型改办成职业学校,是县级重点、市级骨干的一所全日制公办职业高级中学。学校位于徐闻县徐城街道城墙路66号,现有全日制教学班30个,学生人数1747人。共开设了机电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绘画、幼儿教育、会计事务、生物化工、汽车维修和社会文化艺术等9个专业。

  自1996年开始,徐闻职中曾有16次被评为湛江市 “高考先进单位”,并被誉为“粤西职教的一面旗帜”;学校先后获得湛江市“文明单位”“先进集体”“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及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学校办学经验还被《人民日报》、《南方日报》、《湛江日报》、《广东教育》、《广东省职业与成人教育》等10多家报刊的多次报道。此外,湛江市20多所兄弟学校也曾前来徐闻职中交流办学经验。

  1.2培养模式

  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情况、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推进专业课程设置工作情况等。

  1.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人才方案调整

  总体思路:

  1、以培养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性和实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

  2、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制定培养方案。

  3、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改善课程体系,专业课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4、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学时在计划总学时中的比例。

  5、以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职称层次、学历层次和技术应用水平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走出去,请进来”为途径,努力塑造“双师型及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6、以企业各岗位实际需要的“知识点、能力点”为基础,不断更新教学法内容,优化教案,将优秀教案印成讲义,将优秀讲义印成教材,加强适合本专业特点,起点较高,示范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建设。

  7、加强校内外专业实训室建设,并与省内外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新路子。

  8、规范实训教学,建立健全多形式的实训方式,加强对各种形式的实训进行监控,按照成熟的理论教学程序,编写实训教学大纲、实训手册、实训进度与实训导师制度。

  9、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10、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职教体系。

  具体措施: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可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面向、三项原则、四个突出。一个目标:培养目标是造就一大批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两个面向:面向社会、面向人才市场,服务于湛江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三项原则: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要强化“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办出应用型特色。四个突出:突出技术应用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突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整合课程结构,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充分听取校内外专业人士的意见,特别是向用人单位了解、调查各种职业岗位对知识结构的实际要求,明确各方面知识所占的比例,形成能反映专业特色并符合实际要求的课程,并以此来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