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学教育 >
“1523”学生评价体系: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1523”学生评价体系: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记沧州市颐和中学学生评价体系改革

参观“革命烽火 红耀沧州”沧州革命史展

第16届慰问毕业班联欢会

参观宋桂荣烈士纪念馆

“五好十星”颁奖仪式

学校公众号

招生咨询

关注成长,全程育人,多元评价,全面育人,独创司机管理模式促进学生自主管理,细化“五好十星”评选落实“五育”并举……建校18年,颐和中学对学生评价体系改革进行了创新性探索,构建起独具特色的“1523”学生评价体系。

在上学期期末评价中,颐和中学有600多名学生获得表彰,他们中既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好”学生,也有某一领域表现突出的“十星”少年,还有专门为进步显著的同学设立的“奋进奖”“修身奖”等,受表彰的人数占了在校学生的一半左右。这种不唯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标准,得益于颐和中学独具特色的“1523”学生评价体系,源于颐和中学多年来对于学生评价改革的探索,更源于对“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人”的深度思考。

模式创新 立德树人

创新司机管理模式,构建“1523”学生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自由的空间。

学生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是树立正确办学方向的指挥棒,也是提高现代教育治理能力的关键点。如何发挥评价指挥棒的指导作用,是摆在一线校长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颐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郭树发的新思考。

“亲其师信其道,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一些学生会因为老师的批评造成巨大的心理波动。”如何打造新型的学生评价体系,既保证老师的批评教育权,又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郭树发在颐和中学开展了创新性探索。

2009年8月,教育部出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了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权。有法可依让郭校长的探索加快了步伐。

同年9月,颐和中学借鉴司机管理模式,创新性地把司机管理模式应用于学生评价体系。

顾名思义,司机管理模式就是每学期初奖励每名学生12分,根据学生的表现,按照《颐和中学学生行为规范量化评价标准》对他们进行奖励和扣分,并依据量化得分给予相应的表彰和惩戒。每学期结束12分归零,不会延续到下一学期。

司机管理模式的一大特色,是颐和中学首创的“正向清单”和“负向清单”,清单规范学生评价标准,在12分的基础上进行量化,教育惩戒按学生量化得分分级处理。

司机管理模式是一种问责制,它不仅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规范班主任老师的惩戒行为。为保障学生权益,学校特意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机制,如学生可以向学校借分,可以自主选择惩戒方式,不服处罚可以提起申诉、听证会等。

2020年,教育部颁发《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该规则与颐和中学的司机管理模式高度契合,为司机管理模式提供了法律依据。“颐和人”感叹:“一不小心走到了前面。”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改革学生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作为颐和中学的领头人,郭校长深刻地认识到,未来学生的发展是核心素养的竞争,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摒弃一直以来“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打造全新的学生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自由的空间。

基于这样的理念与思考,颐和中学在司机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学生评价的校本化改革,探索出了颐和特色的“1523”学生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