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8 11:42 | 来源:墨客学术 | 作者:墨客学术 | 点击:次
天门中学的办学理念是:博学明德,自强致远。博学,就是要广泛学习,学识渊博;明德,就是要彰显美德, 以德育人。博学是明德的前提目标,明德是博学的方法要求。长期以来,天中人抓明德,促博学,身体力行,不折不扣,卓有成效。2003年1月22日《人民日报》载文《状元摇篮德为先》介绍天门中学德育工作经验:“天门中学堪称状元摇篮。长期以来,天门中学把德育作为培养合格人才的第一要务,为学生成才营造了良好氛围。”学校有一整套科学的德育工作体系,在教师中抓师德教育,在学生中办业余党校,总结出了“三四五”教育法。不少学生美德养成于校园,精神闪光于社会,学有所成,德才兼备。1989届学生向春梅,大学毕业后,在湖南大学任教,1999年因病去逝,是中国首位眼角膜无偿捐献者。2009届学生李立科,在大学里临危不惧,舍已救人,是该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自强是努力向上,奋发图强,致远是理想远大,放眼未来,两者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内核,就是锐意进取,勇于开拓。教育重励志,但更重要的是教在“今天”,想在“明天”,目光投向学生“终身”。要摒弃功利,着眼素质,培养能力型学生。为此,学校提出了“着眼未来、全面发展、自主学习、培养特长”的“全自长教育”模式,长期践行的结果是,培养造就了一批批目光远大、学习成绩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像获得国家两项发明专利的庞燎原,在全省学海杯劳技操作技能竞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姚中清,就是他们的优秀代表。2002年考入北京大学的方力为同学在“全自长教育”中成绩突出,在“全国第十届中学生艺术节”上获高中组二胡演奏一等奖。
民主管理。天门中学在管理上最大的特色是民主性。天门中学的行政会议,从来不是一言堂,一代代的领导人,都有极强的民主意识。主要有三大举措:一是民主选贤。校级领导以下的中下层干部,全由民主推选产生,一般程序是个人申请,民主表决,职务议决。工作业绩突出,能力强的再由教师代表大会推举,上级领导批复,进校级领导班子。二是民主决策。事关学校大计,学校是先提建议,印发全校职工,经反复酝酿考虑,再召开教职工大会,集体谋划。三是民主监督。2004年,经民主决策,成立校务委员会,对学校工作进行全面监督,下设三组,分别督查校务执行力,财务收支状况,工作收效。
分层教育。涉及两个方面,管理与教育。学校按年级分层管理,一个年级一个层次,有相应的独立自主权,校级领导主要是分线管片,蹲级蹲组。好处是简捷明决,立竿见影,效率高。分层教育是精细化管理与因材施教最直接的体现,学生进校分班,班主任要按学生的思想、成绩、表现划分层次,建电子档案并通报各科任教师,以便教师有针对性的施教,批改作业,制定每个学生的提升目标。每个学期结束,班主任再根据学生的状况调整层次,通报科任教师。长期的分层教育实践证明,这种教育直观性强,有利于学生的特长培养,提升快。2012年高考获全省理科第二名的姚韩,进入天中前曾参加华师一附中和武钢三中的优录考试,结果名落孙山,进入天中后,情绪低落,自信心损毁,学习状况不好。是分层教育,让班主任、科任教师对他有了全方位的清晰了解,在思想教育、各科学习上对症下药,三年努力,提高远远大于当年优录进华师一附中、武钢三中的同学。
主要举措是推门听课。学校工作,教学是主板,课堂是主阵地,听课不仅仅是教学管理的一种手段,天门中学给它注入了一种新的使命与效用──推动课堂革新,提升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天门中学的推门听课,不是观摩课、示范课、研讨课之类的形式课,是事先不打招呼、不作刻意准备的领导听课、教师之间的结对听课,课前有极大的随意性,课后却有严格的程序要走。要填好统一规格的听课笔记,开好学生意见反聩会,教师教学评议会,做好教学效果反查。推门听课有一定的密度,每个领导、每个教师每周都有要求。这样的推门听课,促进了教师的精细备课,精心上课,教学水平迅速提升,推出了一片新天地。尤其是结对听课,一是师傅徒弟结对,一是同级同科教师结对,前者以老带新,后者相互切磋,非常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水平。近两年来,天门中学有14位青年教师获得了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篇章三 烛光融融晖寸草
有人把教师比作春蚕,有人把教师比作园丁,更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已,奉献出光明。在天中校园内穿行,我们很自然地想起自己的老师,没有他们的辛勤培育,哪有我辈的叱咤风云,高山流水,名师高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