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学教育 >
三原南郊中学百年校庆回忆文章选登

 

  《嵯峨出云》寄深情

  吴俊发

  20年前,在筹备三原县南郊中学80校庆时,我曾去拜访刘自椟先生,请他为《三原南郊中学校史》题写书名。这里面还有一段叫人值得回忆的故事。

  实际上,此前我在西安菊花园陕西日报老宿舍,已请三原中学(三原南郊中学的前身是陕西省立第三中学,后来有一段时间称作三原中学)高三五级毕业生叶浓(原名张茂林)题写了书名。叶浓在陕西日报社工作,和母校多有联系,三原南郊中学校门上方的榜书校名,就是叶浓先生所题。在闲谈中,我说刘自椟也是三原县南郊中学校友,叶浓先生说刘自椟是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若能请他为校史题签,则更有分量。并告诉我刘老的住处。

  于是,我利用住在西安草场坡一中专学校招待所专门联络校友的机会,乘坐公交车,到了西安市动物园旁边的西安工业学院。好像是从一个小巷子进去,没有走学校大门,到了刘老的住处,一楼,左边小门。敲门,报明身份,自称是刘老母校三原县南郊中学派来的。门开了,是刘老的夫人,引我到刘老的房间。房间很小,到处堆着书,真是层层叠叠。刘老,一位个子不高的慈祥老人,招呼我坐在茶几旁。他听了我的介绍,看了我送给他的《校史》清样,很是高兴。我特别请他看附录中的早期历届毕业生名单,“陕西省立第三中学一九级”上的名字“刘志椟”,他说就是他。他还在“一七级”校友名单中,寻出了“刘济民”的名字,说是他的族内平辈人。刘老回忆了在第三中学上学时的情景,说当时的校长是张耀斗,进步人士。对他印象最深的老师是温宾阶,当时的教务主任,博学多闻,和蔼可亲。刘老听了我的来意,对于我的请求,欣然答应,让我过两日来取。还说要写一幅字,作为对八十校庆的祝贺,真让我喜出望外。他当时抽烟,我当时也抽烟,房子小,2019年3月23日,于右任之子于中令发来电子邮件,寄来为三原南郊中学百年校庆题词“继往开来,百年绩著”的电子图像扫描版烟味自然很重。我给他介绍了三原南郊中学办学情况,我在西安联络校友的情况,他建议我去陕西师大拜访辛介夫先生,说辛介夫先生和他同是陕西文史馆员,很熟识,现在是有名的教授,过去在三原中学教过书。说到书法,他题起校友谢德萍和他共同参与的书法活动,对谢德萍很是亲切,只呼其名,不提其姓。说是德萍来过他这里,他很看重德萍。我知道他很忙,未便久留,起身告辞,他拿出一张名片,上面写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字样和电话号码,告诉我有事打这个电话联系。他也记了我在学校的座机号码。

  过了两天,他打来电话,说字写好了,让我去取。这时已是下午,恰好这时学校有顺车去西安,于是我立即出发。刘老交给我两幅字,一幅是“三原南郊中学校史”竖行,隶书,简体。刘老给我解释说,书名是给学校写,要让在校学生好认,所以用隶书,但是行笔仍有篆意;学校考试有写字规范,所以用规范的简化字写。刘老一番话,设身处地为在校青年学生着想,使我深为感动。刘老的第二幅字,是件四尺斗方,上写“嵯峨出云”四字,“峨”字写成上下结构,“云”字回环飘逸,似天上飘动的云团。这四个字文采高雅,言简意丰,表达出刘老赞美三原南郊中学培养优秀人才之情意。篆书后是题款,行书,先是释文,后面是“己卯重阳日,书祝三原南郊中学八十周年校庆,刘自椟”。题款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和前四字篆书相益得彰,相映生辉。看似随意,实则深思熟虑,为谋篇布局点晴之笔。后来在编辑《三原南郊中学校史》时,我把刘自椟的题签放在封面,把叶浓的题签放在封里扉页,并在封底专门注明。

  2001年5月7日,刘自椟逝世的噩耗传来,我极为悲痛。请三原县南郊中学魏体书法爱好者李平为刘老写十余米长的挽幛,送到殡仪馆悬挂。

  一晃20年过去了,百年校庆将至,在重新修订校史的时候,常常怀念刘自椟先生的高尚品格,感念他对母校三原县南郊中学的一片深情。

  作者:吴俊发,陕西省特级教师,三原县南郊中学首席教师、南郊中学专职校友联络员,三原县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全民悦读三原阅读会名誉主席。

  三原县南郊中学百年校庆赋

  刁秀海

  南郊中学,名园名校;声震九州,誉满三秦。时维己亥,百年华诞;躬逢盛会,校友云集。拂去岁月尘埃,翻开历史画卷。南郊肇始,源于民国;靖国举义,新学四起。于公倡建,名曰渭北;办学新念,立纲立德。纳池阳之灵气,滋三原之文脉。荜路蓝缕,夙愿不怠;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日升月落,光阴荏苒;三迁校址,五易其名。岁乐期颐,流光溢彩;烛光璀璨,桃笑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