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学教育 >
德宏州民族一中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云南页面基础教育

德宏州民族一中  
中广教育    06月15日 14:30  
    一、学校基本情况

  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创办于1952年,至今已有56年的办学历史,是唯一的一所州直高级中学,现为云南省一级中学,云南省文明学校,国家级绿色学校,云南省一级科技示范学校,云南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全国首批培养优秀体育人才后备学校,全国民族教育示范中学。学校座落在德宏自治州首府芒市镇西南,校园占地面积139473.9m2(210亩)。2002年7月,州委、州政府决定州民一中、二中合并办学,重新组建德宏州民族一中, 2007年8月剥离初中,成为独立性高中,现有33个教学班,学生1829人,其中当地少数民族学生543人,占学生总数的30.29%。现有教职工150人,专任教师115人,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38人,一级教师40人,中高级教师占全体教师的70%,专任教师中学历全部达标(本科),研究生有5人。学校藏书3.8万册,生均22册。计算机264台,生机比为6:1。

  建校以来,学校不断得到发展壮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培养了大批边疆少数民族学生,为边疆地区文化素质的提高和边疆建设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成为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名校。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用先进的理念武装学校,用细致的管理成就学校,用优异的质量扬名学校”的办学理念,抓常规、抓细节、抓德育,促质量。

  二、近几年学校主要工作情况

  近几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学校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章立制,抓德育。学校提出“德育与教学并驾齐驱”的指导思想,加强政教处对德育工作的管理,制定了学生德育量化管理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实行领导24小时值班制,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貌得到加强,考核量化与班主任管理工作持钩。现在学生讲文明讲礼貌,形成了好的班风学风,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州教育局常规管理年的要求,学校制定了《常规管理工作缺失考核办法》,加强了常规管理,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提高了教书育人和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2、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成立了学科备课组,以学科管理为背景,提高教学质量,初步形成了“一、二、三、四、五、六”的教学模式,即“一对一,二跟踪,三见面,四统一,五考试,六日清”的教学模式。一对一:教师与学生一对一进行辅导;二跟踪:科任教师跟踪学生作业,跟踪学生考试情况;三见面:班主任每天早、中、晚要到班与学生见面;四统一:每年级备课组教师要统一进度,统一资料,统一阅卷,统一考试;五考试:每学期要一次开学考,两次单元考,期中考,期末考;六日清:每次考试两天完成,两天批阅出成绩,两天分析评讲完毕。

  3、抓教师队伍建设。为保证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名师工程,建立激励竞争机制,推行校内搞活分配,制定师德“八项”,开展师德演讲,评先推优和教育教学质量紧密挂钩,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形成了爱岗敬业,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4、文体活动具有特色,学校坚持寓教于各项活动中,每年定期开展文体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冬季运动会、春季球类联赛、元旦、五一文艺汇演形成传统,具有特色。特别是每周星期一、星期五的全校学生集中跑操是我校课外活动的一大亮点。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得到了熏陶。

  5、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特色鲜明,成果显著。我校科技小组多次参加国家、省厅科技创新大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2项,省级一等奖55项,科技辅导员郭云胶获得国家青年科技奖,国家级科技优秀辅导员奖,德宏州兴州人才奖,获国家级项目金奖的学生被破格录取到重点大学就读5人。

  6、近几年的高考情况。2005年到2007年我校参加高考一本达线率平均在20%以上,总达线率稳定在80%左右,当地少数民族考生高考达线率为70%, 2008年我校517名学生参加高考,达一本线103人,达线率为20%;本科以上达线316人,达线率为61.12%;总达线人数466人,总达线率为90.13%。当地少数民族考生158人,上线144人,上线率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