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5 00:39 | 来源:墨客学术 | 作者:墨客学术 | 点击:次
罗湖家园网讯:近日,深圳市翠园中学《发挥科创特色,打造创新人才多元发展“立交桥”》入选教育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典型案例,全国仅12个典型案例入选,深圳市翠园中学是其中之一。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验学校、广东省高中课程改革样本学校和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59年来,深圳市翠园中学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与国家战略对接,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将创新人才的培养向基础教育延伸,积极构建创新生态,赋能人才培育,构建出“五育融合,多元发展”的特色育人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素养,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形成了创新、开放、智慧的育人特色。
创建“四大学院”课程体系
增强学生多维创新意识
学校聚焦“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时代命题,打造“致远学院”“强基学院”“创新学院”“博雅学院”,形成四大学院、七个系列和18个课程群的课程整体架构,建立了分类施教、分层发展的课程实施模式,完善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有机融通的卓越课程体系,打造学生多元发展的“立交桥”。
其中,致远学院对标新课标新高考,推进建设“631”模式课程、创客课程、大学先修课程等特色课程;强基学院对标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涵盖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和高端学术课程两大特色模块;创新学院聚焦国际教育,包含国际素养课程、研究实践课程、高端学术课程等特色课程;博雅学院聚焦人文社科和体艺特长,涵盖体艺传媒课程和大学自招课程两大特色模块。
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秉持“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的理念,学校坚持培育与引进相结合,积极营造一流人才成长环境,组建了一支德才兼备、热爱教育、勇于创新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学校构建教师职业规划体系,建立梯级培养机制,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还不断完善人才引进体系,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近四年来,学校大力引进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竞赛金牌教练,引入学科带头人20余人,从清华、北大、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共引进108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为学校的后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此外,通过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学校选聘校企“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系统思维,促进基础研究和实践创新紧密结合,推动教师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教学资源,不断提升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和水平。
聚焦科技创新素养
营造创新教育新生态
学校实施“科创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配套科创专项资金,推动学生进项目、进实验室、进团队,逐渐形成“兴趣导向—课题研究—系统培训—自主学习—互动实践”的科创教育路径。
学校引入以培养科技“造物”能力、提升实体创作和项目落地转化为特色的《造物疯》课程体系,推行项目制、研讨式教学,加大学生创新实践环节的教育指导。
科创实践室、艺术创客室、天文活动室等10多个创新实验室,以及航模社、3D打印社、天文社等20多个科技类社团为学生搭建了高质量的科创成果孵化平台,帮助学生找到符合个人兴趣的“科创小组”。
学校坚持以赛促研、以赛代训,通过竞赛提升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和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近三年来,学校参加各类赛事的学生团队共计40余支,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励15项,申请国家专利15项,10多名学生入选深圳市“明日科创之星”英才库。
依托深圳“创新之都”的地缘优势,学校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为学生营造全方位创新教育生态。一方面,定期组织学生到腾讯、华为、比亚迪等科技公司参观交流;另一方面,积极与高校开展交流合作,实现人才贯通培养。
学校与深圳零一学院在创新办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探索出“一流大学+一流中学+一流企业”联合选拔、培养拔尖人才的新机制,全方位服务学生科创项目孵化。
构建“五育融合”育人体系
培育多元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