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3-06 06:36 阅读次数: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校内该如何结合【教育+科技】落地素质教育体系的产品,Managebac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本文就该产品进行体验评测,总结其相关体验结果,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一、前言
作者分析的产品是,新教育理念、新课标、新评价模式下,校内该如何结合【教育+科技】落地素质教育体系的产品,竞品为美国Faria教育集团产品之一的【Managebac】综合教学与学习系统,作为世界级的产品,目前是全球 155 个国家/地区的 10,000+ 所学校和 400 万学生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起初是结合IB国际文凭组织(世界公认"成熟的国际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实施标准研发的,前期主要支撑学校落地IB的教学体系,后来逐渐发展成了一款成功标准化的saas产品。
1.1 Managebac作为的竞品原因?
(1)业务层面
IB和国内素质教育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评估方式上基本是一致的,IB和改革后的中国素质教育,都是围绕学生的素养能力为培养目标,以独立学科或跨学科单元设计的方式加强学科内知识关联、学科间关联,基于核心素养的过程性评估来强化学业质量评估。
(2)功能层面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课程实施从科学规划课程实施、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育评价、强化装也支持、健全的实施机制进行改革,新课表的课程实施对当代教育者那些挑战呢?笔者总结有以下几点:
教研形式:以前的应试教育是以知识传授的教研为主,忽略学生的核心素养,改革后,教研要以素养为导向,组织教研备课时,需先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素养要求。
教学方式:从单一的学科教学变为强化学科探究实践、综合性教学,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评估方式: 核心素养过程性评价为导向,加强过程性评价,注重学习过程的观记录以及分析。
Managebac的产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三个功能板块(赋能课程、教学与学习到评估与报告)可以支撑教育工作者或学校教研、教学、评估方式的全过程的课程实施
1.2 我们在谈素质教育时,究竟在讨论什么
素质教育诞生自中国教育产业在1980年代关于教育改革的大讨论过程中,是一个相当有中国时代特色的教育概念;而在近40年的不断演变中,它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其实已经远远超出它诞生时承担的历史任务。
理论上,"素质教育"概念更接近于国家政策引导中国教育产业发展的"理念和方向":通过科学而系统的教育方式,实现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从而达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让中国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实现中国新一代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和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素质教育是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实践中,所有面向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培训层面的教育形态,均可称之为素质教育,其相关的教育理念、教育理论、教学方 法、课程体系、硬件软件和配套服务等各个层面均可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
二、行业规模
2.1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
从统计数据来看,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在2013年曾一度达到4.30%,过之后稍有下滑,2015年是4.26%,2016年是4.22%,2017年是4.14%,2018年是4.11%,2019年是4.04%,直到2020年的4.22%现回升。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一个不低于,两个确保"的要求。未来,随着我国的GDP的稳步增长,若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比相对不变,预计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规模也将保持稳步提升的态势。
2.2 素质教育市场规模
2015-2019年,我国素质教育市场规模从2642亿元增长到5286亿元,CAGR为19%。2020年新冠疫情对素质教育造成了一定短期影响,市场规模下降至3241亿元。但在学科教育强监管、素质教育大获支持的大背景下,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需求大幅增加,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根据预测,2023年有望超过7000亿元。
三、市场环境
3.1 政策支持
相关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