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0-10 03:40 阅读次数:
为进一步探索学科联合教研的模式,搭建浦兴学区历史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10月8日下午,在浦东新区初中教育指导中心主办,浦兴学区承办,浦东模范中学协办下,特邀历史特级教师李惠军于浦东模范中学进行公开教学示范,并开设“新课标视域下初中历史大单元观和大历史观的思与行”微型讲座。
李惠军老师为七年级同学带来了一节《长城谣 阿房赋——何以如此:小国蓄能—横扫六国—骤兴骤亡》。
李惠军老师自称爷爷,迅速与学生们拉近距离。从杜牧的《阿房宫赋》出发,带领学生化身历史侦探,破解阿房宫迷案。一节课,短短的四十分钟,却让学生与老师都如痴如醉。学生们下课后纷纷环绕在李惠军老师的周围,不舍离开,一一击掌后,才陆续离场。
李惠军老师为八年级同学带来了一堂专题复习课《时空足印:从北伐到北上——萍踪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历史》。
学生与李惠军老师共同吟诵了一首《七律·长征》,将思绪拉回到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长河中。课堂上,李老师在生动的历史叙事中,以问题串联线索,并给八年级同学提出了建议——要学会“把教材变成解决问题的素材”。在课堂的最后,李老师还为八年级同学留下了三项作业,以期能够在线上继续交流。
随后,李惠军老师以新课标视域下初中历史大单元观和大历史观的思与行”展开了一次微型讲座。
讲座中,李惠军老师主要讲到:
第一,单元建构与教学:我们一直在路上。上海的历史教学早已在单元教学理念的教学测量上有所尝试。而单元教学的行为则与历史学科大空间、长时段、多领域的学科特性高度符合。
第二,单元建构与教学:要形成系统观、整体观、结构观的三大观。如此才能够培养出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大历史观,才有可能实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大格局。
第三,单元建构与教学:关键在单元内容主旨。从原本单课的内容主旨转为淬炼单元内容主旨,使单元内容主旨成为单元教学的统帅、主轴,而其围观刻画的实现则在于关键要目。
第四,单元建构与教学:单课与单课之间必须要关注首尾呼应,逻辑自洽。
参与本次活动的教师们全程专心听讲,认真记录。为了能够将大单元概念更为直观地展现,李惠军老师在现场呈现了高中《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课的课件,细致分析其中内容和蕴含的大单元观。如何形成大历史观?如何淬炼单元主旨?如何用单元主旨指导每一个单课?教师们都一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相信教师们将会在未来,逐步形成大历史观与大单元观,共同践行思与行。
最后,由浦东模范中学校长亓大江校长代表学校和教师们再一次向李惠军老师表达了感谢。李惠军老师身上有着一种强大的感染力,从史料到情感,再到思维和理论,李惠军老师在教学中思行并进,这也许正是其感染力的源泉。
相关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