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学教育
洛阳出台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实施方案

 

  《洛阳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日前印发。《方案》明确了洛阳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的目标,其中,到2020年,全市计划新建普通高中4所,改扩建22所。

  根据《方案》,到2020年,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在93%以上,全面消除普通高中超大班额,大班额比例控制在10%以内;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教育质量明显提升。

  ●逐年增加普通高中学位

  根据《方案》,各县(市)要分年度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逐年增加普通高中学位。在中等职业学校方面,将通过撤销、合并、兼并、划转、转型、共建等办法,整合弱、小、散的中等职业学校资源。今年,全市计划将中等职业学校整合到32所以内,完成洛阳市职业教育中心新校区建设,各县(市)要建设与区域人口发展相适应的在校生不低于3000人的职教中心。到2020年,洛阳市计划建成8所以上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示范性职业教育特色学校。此外,洛阳市支持高中阶段民办学校发展,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举办民办职业教育。

  ●全面建立生均拨款制度

  《方案》明确,洛阳市全面建立生均拨款制度,按照城市区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2000元、县(市)不低于1500元的标准,保障经费投入。

  《方案》要求,各县(市)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保证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将农村科学技术开发、技术推广经费的10%到20%用于农村职业教育。

  ●完善扶困助学政策

  除了落实高中阶段教育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洛阳市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设立奖助学金。

  《方案》要求,普通高中学校要从事业收入中提取4%到6%的经费,用于设立校内奖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中等职业学校应当优先向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探索建立学校间教师共享机制

  为盘活教师资源,洛阳市将采取多种方式为学校及时补充配齐教师,探索建立学校间教师共享机制;鼓励对艰苦边远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普通高中教师发放生活补助,吸引优秀毕业生到贫困地区任教。

  洛阳市还将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计划到2020年,使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双师型、一体化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在70%以上。

  《方案》还明确将建12个职业教育产教联盟,招生名额适当向农村学校倾斜。

  ●将建12个职业教育产教联盟

  根据《方案》,洛阳市将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并持续开展普通高中星级学校创建,推动高中特色化发展。计划到2020年,全市普通高中各类特色学校在40个以上,示范性特色学校在15个以上。

  在中职教育方面,洛阳市将深入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加快市级示范性特色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到2020年,建成市级实训基地和示范性特色专业各30个,力争创建5所国家、省级示范学校,20个省级精品专业示范点和特色专业点。

  此外,洛阳市计划建设12个以专业为纽带、校企紧密合作的职业教育产教联盟,推动全市90%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建成标准化数字校园。

  ●招生名额适当向农村学校倾斜

  根据《方案》,洛阳市要落实普职比大体相当的要求,划定市直和各县(市)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继续让优质高中阶段学校将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分配生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当年学校招生计划的55%,且将招生名额适当向区域内农村学校倾斜;增加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收贫困地区学生的比例;完善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切实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益;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高中阶段教育各类学校招收残疾学生;规范高中阶段教育各类学校招生行为,严禁公办普通高中学校违规跨区域、超计划、提前招生,争抢生源。(洛阳日报记者 郭秩铭 通讯员 杜建芳)

  新闻链接

洛阳市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提高残疾学生教育水平——

从小学到高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教育全免费

  日前,洛阳市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残疾儿童的教育提升制定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