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前教育
教育部:建立幼儿园、小学、培训机构全方位监管体系(4)

 

  小学入学考试、老师教学进程过快,这些都是使学龄前家长产生焦虑,让中班的孩子提早离开幼儿园开始小学课程学习的重要原因。为了减少大班孩子数量流失,一些幼儿园也不得不违规开始加入小学化课程学习。

  陕西教育部门曾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等五省区被调查的133所公、民办幼儿园中,大部分存在增加小学化课程的现象。具体来说,133所幼儿园都开设了拼音课程;82所幼儿园开设了英语课程;96所幼儿园开设了识字写字课程;还有部分幼儿园开设了电脑、写字、珠心算等课程。

  2017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西部442所幼儿园做的调研显示,从桌椅摆放和教室布置、作息制度以及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来看,大约三分之二的幼儿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小学化倾向”。针对这些问题,近日教育部发文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教师超前教学、培训机构开设幼小衔接班等问题将被追责。

教育部:建立幼儿园、小学、培训机构全方位监管体系(4)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陈志文:是一个体系化出台一个措施,幼儿园怎么办,小学怎么办,公办学校怎么办,民办学校又怎么办,社会培训机构又怎么办,全方位地体系化地去解决。也只有这种体系化解决,才可能真正去解决。

  专家把脉 提前抢跑有害而无益

  家长一方面担心学校的教学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孩子过早进入应试教育的竞争轨道,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那么,提前抢跑,到底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呢?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5—6岁幼儿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但是,目前大部分培训班的培训内容早已经超过了这些。专家指出,这种超纲集中培训不注重孩子自身的兴趣需要和年龄特征,容易造成孩子学习压力精神负担过重。从短期来看,这种做法能够提高孩子的成绩,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教育部:建立幼儿园、小学、培训机构全方位监管体系(4)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在幼儿园阶段学知识的孩子进到一年级的时候,他的考试分数要高于幼儿园阶段玩游戏的孩子。但是到二年级三年级就开始分化,其中有不少的孩子三年级的时候,学习成绩往下滑,我们把它叫做“三年级现象”。

  同时专家也提醒家长,知识可以速成,但成长却没有办法压缩。抢跑,不仅对孩子的学业没有长远的帮助,反而对个人素质的培养也会有影响。

  有研究显示,孩子年龄越小专注力时间越短:3岁约为9分钟,4岁约为12分钟,5岁约为14分钟。幼儿教育“小学化”是重复型教育,如果强行让孩子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过早灌输超纲的学习内容,对其身心发展有害而无益。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陈志文:因为他已经学过了,他不可能在那安安静静地去学习,去听讲。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最后获得好成绩,获得一个好的发展的最基本规矩,或者素养。这种提前学,一旦遇到零起点教学,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致命的。

教育部:建立幼儿园、小学、培训机构全方位监管体系(4)

  专家建议,此次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必须建立幼儿园、小学、培训机构全方位监管体系。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 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以及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陈志文: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必须开始划红线,零起点教学作为一个学校的基本的原则,必须贯彻在课堂教学上,最后落实就是老师能做到位。

  

  美国、欧洲、日本的幼小衔接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已成为当前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幼小衔接不仅仅是我国的问题,也是全世界都普遍关注的问题,那么其他国家是怎么样做的呢?

  美国:幼儿园设在小学里

  美国十分注重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大多幼儿园附设在小学里,接纳4—6岁儿童,作为“小学阶梯”。对上小学一年级之前的5岁儿童限定进行为期一年的预备教育,主要是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为其入小学做好准备。同时为了更好地衔接,幼儿园的教养员和小学的教师要相互深入了解双方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有的幼儿园教师可以担任小学一、二年级课程,小学一、二年级有的教师也在幼儿园担任工作。

  欧洲:学前与小学设置在同一个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