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8 18:00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林城镇中心幼儿园。浙江在线记者 李应全 见习记者 童健 摄
浙江在线4月1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李应全 见习记者 童健 通讯员 吴涛)“雷敲鼓,轰隆隆。敲醒睡觉小虫虫,小虫虫乐坏了,争着抢着跑出门。”春风拂过太湖之西,长兴早已满眼春色,朗朗儿歌声,在水木花都幼儿园响起。园长徐芳心情大好:“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从来没这么舒心过。”
7年来,长兴学前教育通过“补短板、提品质”,投入约6.36亿元,实现蝶变:41所幼儿园,接纳18455名幼儿在家门口就读;95.1%的幼儿园实现普惠制,一学期保教费与餐费不超过3000元;幼儿园变得漂亮宽敞,每个乡镇、街道都建成一所乡镇中心园;大多实现小班化,每个班级“两教(教师)一保(保育员)”或“两教半保”;生活化课程参照上海,老师教得安心、孩子学得快乐。从追求公平到追求有质量,从“幼有所育”迈向“幼有优育”,长兴幼教忽如一夜春风,吹开千树繁花。
就近入园入好园
几天行走,目之所及,无论城乡,新建、改扩建的幼儿园漂亮、宽敞。
地处城郊的长兴县龙山街道中心幼儿园,是乡镇(街道)中心规模最大的幼儿园。走进一个教室,足足有175平方米,建有活动室、午睡室、男女分开的厕所,墙上挂着大彩电,角落里摆放着钢琴。一学期保教费与餐费加起来只要2100余元。
园长陈晓军告诉记者,以前,幼儿园是平房。两年前,街道投入建设费用8000万元,在19亩土地上建成这幢3层漂亮楼房,19个班、615名孩子就读,已通过省一级幼儿园标准。
陈晓军带记者去看了看幼儿园的“空中跑道”。“空中跑道”,其实是两层户外运动场地的二楼大平台。塑胶跑道在空中延伸,尽头是一座报告厅。孩子通过楼梯、斜坡、滑梯等,在上下楼层之间开心游戏。去年7月,幼儿园根据孩子的特点,创编别具一格的“跑跑操”。早操时分,随着音乐欢快的节奏,孩子们如水一般流动起来,依次进入互动进场、韵律热身、自主锻炼、操节汇演等区域。在流星球区,孩子锻炼手臂、腰部的力量;在穿越皮筋区,练习单双脚跨越、钻、爬;在器械(具)操控区,玩风火轮、荷花伞、纸棍,跳百叶龙操。“跑跑操是孩子自主、愉悦运动的体现,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陈晓军说。
那么村级幼儿园教学点条件又如何呢?在李家巷镇中心幼儿园南太湖计家浜教学点,95个孩子在红黄相间、童趣盎然的两层“小城堡”里成长。阅览室放满了绘本图书,音乐舞蹈室摆放着崭新的钢琴。“功能室、教玩具和户外场地都按照省一级幼儿园标准配备。原先去镇上、县城上学的孩子,纷纷回到本村读书。”李家巷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唐小琴说。
幼教美丽蝶变,靠的是党委、政府的大力投入。长兴县委、县政府把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施两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十三五”期间进行幼儿园扩容和薄弱幼儿园改造,各方齐心抓落实。7年来,新建、改扩建幼儿园项目42个,投入超过6.36亿元。除小浦镇中心幼儿园今年3月刚启动建设外,其他乡镇中心幼儿园年底将基本完成新建或改扩建。全县41所幼儿园中,等级幼儿园有40所。公办幼儿园有省一级幼儿园12所、二级15所、三级两所,民办幼儿园有二级3所、三级8所、准办幼儿园1所。
无论本地儿童还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都能就近入园、入好园。其中收费不高的普惠性幼儿园有39所,占比为95.1%。
一日生活皆课程
硬件是基础,教育是核心。为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长兴以牵着蜗牛散步的耐心,让教育回归儿童、回归生活,追随孩子的步伐,静待花开。“一日生活皆课程”是其秘诀。
“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在长兴开花结果。2016年以来,全县幼儿园开始探索“课程生活化”,儿童的一饮一食、身边的一花一草,都可以纳入课程。站在儿童的视角,将幼儿的一日生活、与幼儿有关的社会生活及游戏作为课程资源,从而使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记者来到长兴县实验幼儿园时,一群孩子正跑来跑去踩影子。老师教孩子观察一天中影子长度的变化,测量小木屋的影子长度,同时玩上了手影游戏。唐好时小朋友兴奋地说:“我学会了用影子做游戏,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