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前教育 >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穗教基教〔2021〕4号

各区教育局:

  现将《广州市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要求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市教育研究院反映。

  各区请将参与市试点工作的试点园(校)名单于7月26日前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

  广州市教育局

  2021年7月22日

  (联系电话:22083688、83357319)


广州市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教基〔2021〕4号)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助力“双减”工作落地,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儿童为本。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尊重儿童的原有经验和发展差异;关注儿童发展的整体性,帮助儿童做好身心全面准备和适应;关注儿童发展的可持续性,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习惯与能力。

  2.坚持双向衔接。强化衔接意识,幼儿园与小学协同合作,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促进儿童顺利过渡。

  3.坚持系统推进。整合多方教育资源,行政、教科研、幼儿园和小学统筹联动,家园校共育,形成合力。

  4.坚持规范管理。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加大治理力度,纠正和扭转幼儿园、小学和校外培训机构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和行为。

  (三)主要目标

  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明显转变,幼小协同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基本形成。

  二、重点任务

  (一)建立管理双向衔接

  改变衔接意识薄弱,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分离的状况,建立幼小协同合作机制,为儿童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推动双向衔接。

  (二)做好教学内容衔接

  改变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超标教学、超前学习的状况,规范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行为,合理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做好科学衔接。

  (三)加强多方协同衔接

  改变衔接机制不健全的状况,建立行政推动、教科研支持、教育机构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机制,整合多方资源,实现有效衔接。

  三、主要举措

  (一)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

  1.遵循上级政策文件精神。全市各类幼儿园要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试行)》《广州市幼儿园条例》,参照《广州市幼儿园课程指南(试行)》开展保教活动。根据教育部“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通过游戏、日常生活、专题活动等途径积极开展入学准备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入学做好基本素质准备,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树立科学衔接理念。坚持以儿童为本,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实施科学保育与教育,将入学准备教育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教工作全过程。加强队伍研训,通过专题研修、主题教研、课程审议等方式,引导幼儿园教师树立科学衔接理念。与结对小学密切联系,鼓励教师参加联合教研,更新观念,不断强化衔接意识。防止和纠正把小学的环境、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简单搬到幼儿园的错误做法。

  3.创设适宜的幼儿园场景。幼儿园应注重场景创设,将五大领域的核心经验渗透于幼儿感兴趣的生活、学习、运动与游戏场景中,增强幼儿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引导幼儿通过亲近自然、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学习,丰富对世界的理解和体验,为进入小学奠定基础。园长应加强对幼儿园课程和教学活动材料选用的管理,严禁教师使用小学教材。

  4.开展幼小衔接系列专题活动。幼儿园大班下学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幼小衔接主题活动,通过邀请小学老师和小学生到园分享经验,组织幼儿参观小学、参加小学生活半天体验等方式,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和向往。

  (二)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