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前教育 >
掌门1对1和VIPKID,就是线上版的好未来和新东方

 

原标题:掌门1对1和VIPKID,就是线上版的好未来和新东方

掌门1对1和VIPKID,就是线上版的好未来和新东方

作者✎ 张乘辅

掌门1对1和VIPKID,就是线上版的好未来和新东方

教育的时钟从2003摆到2013

2003年的关键词是“非典”、“互联网经济”以及“教育”。

和“非典”一起爆发的,是互联网经济。这一年,新浪、搜狐、网易相继盈利,丁磊依靠短信业务和网络游戏成为当年首富,李彦宏带着百度抵挡了谷歌的狙击,马云的阿里巴巴也在这一年看到了电商的曙光。当然,除了互联网企业崛起,教育势力也在这一年酝酿发展。

1993年创办的新东方过完了10周岁生日,俞敏洪频繁出现在各个高校演讲,他的故事也被学生口口相传。这一年,他的北大师弟张邦鑫,因为辅导了军队大院家庭的孩子而闻名。之后在12平米的屋子里,从奥数起家,以培优为主,开始了“学而思”(后改名好未来)之路。

“一新一好”占山为王,教育版图的“楚河汉界”逐渐浮现。虽然教育无法垄断,地方教育机构也都闷声发财,但始终难以撬动和跨越“新”“好”这两座教育大山。

这一局面,一直延续到十年后的2013年。

2013年,在线教育喊出了“互联网必将颠覆传统教育”的口号。美国在线教育旗帜公司Coursera,也在2013年获得B轮6000多万美元融资。年底,米雯娟拿到创新工场的300万天使轮融资创办了VIPKID。张翼也在这年本科毕业,并凭借GPA位列前1%,被保送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读研究生。

当然,这年最让张翼兴奋的并不是上海交大的研究生和麦肯锡的工作。此时的他正在酝酿一个在线教育项目,以解决线下因为品控难以扩张的问题。次年,张翼拒绝了麦肯锡的全职offer,并从上海交大办理了休学,拿着青松基金的天使轮融资,投入到让他为之疯狂的“掌门1对1”。

掌门1对1和VIPKID,就是线上版的好未来和新东方。两家在线教育不约而同地采用了1对1模式,不同的是,掌门1对1主打K12教育,VIPKID主营少儿语培。回顾历史就像照镜子,这和K12起家的好未来,以及语言培训切入的新东方是多么的相似。

未来工场合伙人沈文博曾在采访中称,未来百亿美元级别的在线教育公司只会诞生在这两个领域:K12和英语。现在看来,掌门1对1和VIPKID的几率最大。

创始基因决定了生长方向

在掌门1对1的D轮融资发布会前,我问张翼总如何定义自己的公司,他说掌门1对1是一家数据公司。张翼补充道:“我们就是从各个地方寻找最优秀的老师,然后通过在线1对1视频授课,解决教育资源不均和教育效率不高。”

本科读电子信息专业的张翼尤其重视技术,掌门1对1的底层优势也是技术和数据,公司决定、教学科研也都依靠数据,也难怪他把公司定位成数据公司。

自创业以来,张翼就坚持选用“好老师”。获得优秀老师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品牌和薪资招聘到优秀的老师,二是通过培训将80分的老师培养到90分。通过前期的地推和现在的口碑,掌门1对1已经拥有3万名教师,“中国前十大名校里,百分之五的学生都是掌门1对1的兼职老师,我们也会对老师进行A、B、C、D四个层级划分”,张翼还称,“新东方的老师是名师化,好未来的老师是标准化,掌门1对1将两者结合,标准化保证整体水平,名师化发挥优秀教师能动性”。

目前,在线教育最大的问题是获客,少儿英语获客成本高达1万元。我们能发现掌门1对1占领了地铁广告,VIPKID也冠名了热门综艺,但张翼表示超10亿元的年盈收不会只是广告营销的作用,内容和口碑才是关键。掌门1对1的获客方式也值得借鉴,比如社交平台宣传、招个人和公司代理、微信公号导流、办营销活动引流等等。张翼还表示:“线上流量太贵,向线下走成为趋势。目前,掌门1对1已和几十家线下机构合作,同时建立了几十个线下体验店。”

在做在线教育之前,张翼和米雯娟都有线下做教育的经历。

1999年,17岁的米雯娟跟着舅舅来到北京,办线下少儿英语培训班(即现在的ABC教育集团)。从发传单和教书开始,米雯娟在北京开始了教育创业之路。之后发展过程中,米雯娟遇到了瓶颈(外教师资、教材内容、成本价格),于是她在2007年自考了本科,又读了长江商学院的MBA,之后创办了在线教育VIPK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