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0 17:19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台海网3月26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近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谈到中小学减负话题时,怒怼校外培训机构“鸡汤喝得众人醉,错把忽悠当翡翠”。他狠批,很多培训机构是“鸡汤+忽悠”,存在超前教、超纲学、违规办学、没有资质办学等问题。“学生痛恨、家长无奈、机构赚钱,这种状况不允许。”他说。
很多厦门家长都为这段话叫好。他们说,一些校外培训机构确实有不少忽悠人的套路,让你不知不觉就把钱掏出来。等过了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花了钱,舍弃了孩子的休息时间,却没什么效果。
【案例】
一听“你家孩子是棵好苗子”立刻掏6000元报班
廖女士有一对5岁的双胞胎儿子。有一天,她看到家附近有一家美术培训机构,就想去了解看看。一到现场,工作人员就开始介绍他们机构拿了多少大奖,跟哪些“大咖”合作过。“他们很懂家长的心理,说得你开始心动后,就拿出一些小孩子的作品。”廖女士说。
“同龄孩子都画得这么好了,我的孩子画笔都还没拿过。”廖女士说,工作人员又让她的儿子画了15分钟,再对孩子的画作进行点评。她说,工作人员讲了一堆专业术语,她听得一知半解,但是,最后她记住了一句话:你家孩子是棵好苗子,不栽培实在可惜。
廖女士说,自己被说得心动了,直接就交了6000元。她说,原本自己只是想去看看,回家还要跟老公商量的。但是,那半个小时她好像被洗脑了一样,不知不觉就把钱掏出来了。
宣称上了记忆力课程孩子5分钟能看完《新华字典》
家长刘女士说,去年她花6000元给女儿报了一个记忆力课程,却一点效果也没有。
刘女士是在朋友圈看到校外培训机构的促销活动,只要花一元就可以报名参加素质拓展活动,刘女士便报名带女儿参加。活动中有项“蒙着眼睛用手摸出气球颜色”,好多孩子在工作人员的现场训练下都说出了正确的颜色。工作人员说,这是他们记忆力课程的一项学习内容。
机构老师介绍,学完这门课程,孩子可以5分钟看完《新华字典》,并能部分复述出来;不用看就能辨别颜色;圆周率能背到前20位等。刘女士觉得很神奇,一心动就报了名。
第一次上课,刘女士去旁听,发现孩子们热情很高,上课内容也很丰富。不过,才上了几次课,女儿就失去了兴趣。刘女士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机构在学生入学时没有进行水平测试,不同水平的学生随意组合在同一个班级。此外,有新生进来又重复学之前的知识,许多学生中途就退出了。刘女士的女儿上了几次课也放弃了。
“其实上课教的内容就是死记硬背,没有方法。这些都是短时记忆,孩子课上一下子就背下来。可是一回到家或者隔天没有复习,就忘得差不多了。”刘女士说。
花数万元上感统训练班看不出起了什么作用
在丈夫“无声的抗议”中,张女士还是花数万元给女儿报了某机构的“感统训练”课程,现在女儿已经上完全部课程。张女士的丈夫说,他至今看不出这个课程对女儿起了什么作用。“哪怕有一点作用,也要去试试!”这是张女士对丈夫说的原话。
在厦门,不少家长为孩子选择了“感统训练”课程。课程听起来“高大上”,据说上了后,孩子的专注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将得到改善。
陈女士的儿子快六周岁了,她总觉得他的专注力不够。她也抱着“哪怕有一点作用,就要去试试”的心态,开始关注感统训练。在一家号称“第一家结合脑神经科学理论、儿童发展心理学、生命教育理论的感统训练机构”,该机构的老师对陈女士说,感统训练就像康复训练一样,普通人也会亚健康,所以普通人的康复训练跟生病严重的人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机构针对的就是普通孩子的感统训练,因为理论上每个小朋友都可能感统失衡。
这名老师说,一课时的费用为110元至160元不等,最少要上48课时。“上课前,老师会对孩子的状况进行评估,制定培训方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效果一般是可视化的。”该老师说。
【观点】
普通孩子无需感统训练
就像没病为什么要吃药
厦门心欣幼儿园园长陈军认为,一些孩子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等问题,一旦影响到学习和生活,可以进行感统训练。医院是可以诊断的。感统训练是一种康复类训练,主要是针对患有自闭症的特殊儿童,普通孩子并不需要。陈军说,感统训练会用到一些器械,使用这些器械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有些培训机构不一定具备资质。陈军认为,普通孩子去参加感统训练就是“浪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