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08 13:51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鄞州区学前教育水平已迈入全国前列 记者 张培坚 摄
在十几年前,想在鄞州上一个不错的幼儿园,几乎不太可能。因为历史的原因,在本世纪初的几年时间里,鄞州区只有两所公办幼儿园,其他的民办园基本以个人家庭作坊式为主,让鄞州学前教育举步维艰。
不过当下,在鄞州,这种局面已完全改观。
数字显示,鄞州区学前教育的各项指标,大大超出中央日前出台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指标要求,建成了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学前教育质量体系。
曲折起点仅剩两所公办幼儿园
你没有办法想象,在2008年之前,鄞州区只有两所公办幼儿园,一所是姜山幼儿园,另一所是鄞州机关幼儿园。
追溯历史原因,上世纪90年代末,宁波的学前教育向社会资本开放,原本很多乡镇的公办、集体办的幼儿园都向个人出售或者承包。
所以之后长达将近10年的时间里,鄞州区只留下了两所公办幼儿园。
“现在回过头来,会发现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经济好的地区,个人实力强,这种买卖或承包的现象越严重,导致留存的公办幼儿园越少。”鄞州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
在2008年以前,各种参差不齐的民办园在鄞州遍地开花。
“我们去检查,真的是惨不忍睹,有的幼儿园没有专门的床铺,有的索性取消了午休,让孩子看电视;有的幼儿园为了节约成本,午膳质量严重不达标,比如萝卜炖肉就只有萝卜。”
很多人把当时的民办园用一句话概括:一个老妈子,一个破房子,管着一群小孩子。
但是这并不影响民办幼儿园的扩张。
1988年起就从事幼教的鄞州教研室副主任陈旦映回忆说,“90年代末,民办园的竞争逐渐白日化,也是那个时候,为了能吸引更多的生源,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逐渐严重起来。”
2005年以后,这种矛盾逐渐凸显。鄞州区的学前教育有些指标已经是全市倒数,和鄞州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
痛下决心将公办幼儿园建设好
面对学前教育积贫积弱的态势,面对群众的激烈呼声,2008年鄞州区下定决心,决定改革,建立起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学前教育品质。
当年1月,鄞州区连续出台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首次提出多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举措。其中有一条就是直面硬伤,明确规定每个镇(街道)要建设好1—2所公办或集体办的中心幼儿园;同步建设小区配套幼儿园,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做到同步设计,同步建造,并且一定要建设为公办幼儿园。
“在此之前,鄞州幼儿园公办教师的编制才四五十个人,可谓人丁稀少。”陈旦映说,“但是幼儿人数却截然相反,四十多位孩子一个班那太正常不过了,有的甚至是六七十位孩子一个班,现在想来,真是难以想象。”
同样,家长对幼儿园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把孩子管牢就好。甚至是有孩子在园内摔出了一道口子,幼儿园也只是让园内的医生缝两针,傍晚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说一下事情就过去了。
陈旦映说,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当时鄞州基本是农村,而在当时城乡之间的差异实在是太大了。
三年变样一举成为学前教育样板
2008年——2011年,那三年,鄞州开始为自己的历史还债。
第一所投入使用的是云龙镇中心幼儿园。 当时,它可以说是省内镇乡中硬件设施最好的公办幼儿园了,总投资超过3000万元,拥有完善的教育和生活设施,不仅开设了语言、音美等常规课程,还开设了编织、体操、跆拳道、轮滑等免费特色兴趣课程。
2009年投入使用后的一年里,全国有近百家单位到此参观。三年后,像这样的公办园增长到51所,全区幼儿园总数也达到186所。同时,教育部门对67所办园没有达到标准的民办幼儿园提出了整改意见,两年下来,共撤并不合格幼儿园25所。
直到现在,有家长对当时的情况还记忆犹新:“校园变美了,老师变负责了,我们花的钱居然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