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08 13:35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周 报
杂 志
人民日报 2019年01月04日 星期五
欢迎您:用户ID名称
往期回顾
人民网检索
《人民日报》数字报取消收费的通知
返回目录
2019,奔向更美好的生活(多棱镜)
曲哲涵
《 人民日报 》( 2019年01月04日 19 版)
民生改善“暖心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走进2019年1月,新年的晨光里,山东曹县“第一淘宝村”的快递点前,汗水在小伙子们脸颊上流淌;深圳南山区高科技园区早餐吧浓郁的咖啡香气中,好创意渐渐有了轮廓;广西涠洲岛的滴水崖边,大爷大妈们清脆的欢笑声此起彼伏,随海风飞扬……
把温暖和踏实埋在心底,怀揣更加美好的憧憬,我们翻开新的日历。
过去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民生投入继续增长,民生改革持续深入,民生改善实实在在:扶贫攻坚再下一城,教育、就业、医疗、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领域财政支出增幅明显,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充分;发展学前教育新政、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支持残疾人创业等改革举措,及时回应百姓关切,社会政策“兜底”更牢;个税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提速,鼓励小微企业发展政策频出,促进起点公平和机会公平,让更多人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当我们把民生变迁放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篇章中体味,会愈加坚定“美好生活一定会来到”的信念——40年间,民生领域“冰点”逐渐消融、“难点”接连破题、“底线”层层筑牢,公平正义这根“主线”越发闪亮,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精神面貌都有了实打实的改观。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奋斗历程,也是民生改善不断提标、提质、提速的过程。展望未来,改革仍在大踏步前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铿锵承诺,让我们面对未来更有底气和干劲。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9年民生改善划定了重点任务,瞄准了民生改革的“硬骨头”: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脱贫攻坚力度,增加对学前教育、农村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职业教育等投入,完善养老护理体系,下更大气力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和交通安全,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桩桩件件,突出补短板、强弱项的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令人拍手称赞。做好这些工作,需要各方进一步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需要上下齐心,坚定信心,夯实责任,扎实推进。
应该看到,民生改善不仅是发展的目的,更是让发展迈向高质量的动力:改善消费环境,提高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等措施,不仅让大家住得安心、吃得放心、穿得称心、用得舒心,还可以改善消费预期,稳定并扩大就业,涵养人力资源。把这些民生工作做实,是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打造“金钥匙”,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播下“金种子”。
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每一天都需要我们努力,每一天也都值得期待。出发!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扶 贫
一鼓作气 重点突破
心 愿
以前家里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孩子考上了市重点高中,我连基本的生活费都给不起。后来乡里给我介绍了工作,又通过扶贫政策给孩子申请了3000元助学金。希望儿子能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
——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芦荻山乡李白溪村12组村民 苏志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