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前教育 >
“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一年 凉山州幼儿普通话水平大幅提升

 

“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一年 凉山州幼儿普通话水平大幅提升


  4月25日,在索玛花盛开的凉山州昭觉县尼地乡,瓦里洛村戈洛阿莫社幼教点里国旗在飘扬,辅导员日火伍合、日火尔助带领24名幼儿在院子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在教室里采用童趣盎然的儿歌童谣、手指游戏等形式教幼儿学说普通话,幼儿们普通话字正腔圆,有的幼儿已经能与人进行简单的普通话交流。

  这天,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办公室根据《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州级效果比对方案》安排部署,组织两个比对小组到昭觉县和普格县遴选的幼教点开展第二次效果比对工作,检查普通话教学的阶段性成果,跟踪记录样本幼儿学习普通话的轨迹。
 

“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一年 凉山州幼儿普通话水平大幅提升


  瓦里洛村是个贫困彝族聚居村,妇女马黑阿洛使用汉语非常吃力,因不会普通话在重庆打工的丈夫也有诸多不便,因此儿子阿说日古在幼教点从小学说普通话,她和丈夫都非常开心,夫妻俩觉得学会了普通话,长大后会很有用。

  幼教点的幼儿们整天在普通话语境里,两位辅导员按要求开展普通话教学,使幼儿们普通话水平长足进步,大多都能与人进行简单的普通话交流。小姑娘阿牛伍加用普通话向比对小组工作人员讲她家里有几口人,及她的快乐故事。
 

“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一年 凉山州幼儿普通话水平大幅提升


  昭觉县学前学会普通话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杨静说:“今年春季入学时辅导员用彝语问幼儿们时,幼儿们连彝语都说不好,现在能用普通话简单对话,已经是非常大的转变。现在全县272个幼教点都在进行学前学会普通话活动,在推广普通话教学。”

  当天,这个比对小组还到该乡瓦里村七里坝社幼教点继续进行比对调查,辅导员俄尔什切、俄尔日且协助。幼儿们用普通话报告自己的名字的声音荡漾在小山村里。
 

“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一年 凉山州幼儿普通话水平大幅提升


  4月26日,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办公室对布拖县和喜德县乡镇中心校的小学生进行比对,调查学前普通话教学和未接受学前普通话教学的小学生的差异效果。

  据了解,今年3月6日至3月8日,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办公室分别在昭觉县、普格县、喜德县、布拖县遴选的幼教点及中心校开展了第一次效果比对工作。
 

“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一年 凉山州幼儿普通话水平大幅提升


  两次效果比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研究分析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实施效果及后续效果比对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是凉山州深入贯彻2018年11月11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京主持召开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专题会议精神,实现“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最终效果要在儿童使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上体现的目标。
 

“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一年 凉山州幼儿普通话水平大幅提升


  2018年5月27日,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在昭觉县四开乡洒瓦洛且博村幼教点举行凉山州 “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启动仪式,正式拉开了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工作的序幕。

  “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的重要举措,是对‘一村一幼’计划的进一步规范、提高和拓展,同时也承担着为国家在民族地区推广“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探索路径的试点任务,对凉山的脱贫攻坚、转型跨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先行试点、总结优化、全面推广”的实施步骤,行动面向所有不会说普通话的学前适龄儿童分阶段实施,第一阶段集中精力在11个深度贫困县及安宁河谷的民族乡镇“一村一幼”实施,第二阶段在全州范围全面推行。已纳入第一阶段“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实施范围的幼教点共2724个,覆盖幼儿11.28万人,涉及辅导员6854人。行动的技术保障项目由北京华言公司和北京三好公司负责,两家公司利用2018-2019学年寒、暑假和周末分别对其实施县市开展了集中培训、分散培训、远程在线指导等,并充分利用教学示范点,将“沉浸式情景教学法”向周边幼教点进行辐射拓展培训。目前,已培训辅导员一万三千余人次。
 

“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一年 凉山州幼儿普通话水平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