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前教育 >
掘金8000亿早教市场,启蒙APP们还面临哪些难题?

 

2018年8月,北京,“外研社杯”中小学生英语大赛总决赛上,北京某所私立幼儿园的老师麦子,正在台下为自己的孩子加油。

作为中小学英语权威竞赛,“外研社杯”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技能大赛全面考察学生的口语发音、遣词造句、阅读理解等能力,能进入决赛圈的都是国内同龄孩子中的佼佼者。

麦子的三口之家只是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家里并没有、也不能提供很好的双语环境。

在接受媒体“贝壳亲子教育”采访时,她只是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看英语原版动画片”。

大概从2岁开始,麦子就一直陪孩子看经过自己挑选的、来自迪斯尼等公司的英文原版经典动画片或优秀动画电影,一直坚持到小学。

麦子不是特例。

近年来,在教育竞争意识下,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已经从小学、中学前移到早教启蒙阶段。

麦子这样的家长选择自己解决问题,但对于更多不知道如何教、选择什么来教的家长而言,早期启蒙的培训就成为他们的选择,催生出K12之前0-6岁(有时延展到8岁)教育的庞大市场。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早教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早教市场总体规模已经达到了4891亿元左右,预计2020年早教服务总收入将达到8100亿元。

这个数字与垂直行业媒体蓝鲸教育的估计相符:二胎政策开放后幼儿教育市场升温,预计2020年幼儿教育市场规模将突破8000亿元。

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互联网玩家的身影。

例如,去年以来,在宝妈圈里疯转的一系列名为Super Simple Songs的英文儿歌,其正版版权就被一家早教启蒙APP平台“小小优趣”在国内唯一正版引进,而该平台还提供英语之外的艺术、科学、数学、情商、社交等不同启蒙内容,“把持”了大量国外动画IP。

事实上,早教启蒙APP在近一年多的时间里,乘着互联网教育的东风快速兴起,上述“小小优趣”上线半年多即迅速占领了一席之地,除了独家IP代理这个独特的定位,“行业东风”大环境推动也不容忽视。

K12在线教育之后,早教启蒙在强盛的市场需求中快速崛起,其中又分化出不同的方式,内生出一些新的行业趋势。

理清这几条线,就理解了早教启蒙APP的创业方式

早教启蒙是一个十分庞杂的领域,没有简单的模式描述,几乎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产品。

每个产品可能都需要从几个维度进行“定位”,理清了这些“维度”,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早教启蒙APP的创业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维度下的分类只是代表该维度中APP产品以何种分类为主,其业务并不一定完全严格区分,可能互有涉猎。

1、综合、垂直两种入局思维

这很容易理解,是以综合性的姿态入局,还是盯住某一个学科/领域。

前文小小优趣即可看作综合性早教启蒙APP,除了英语这个大头,还附带艺术、科学、数学、情商、社交启蒙功能。

当然,这种玩法也是巨头们的标配,优酷(小小优酷)、爱奇艺(动画屋)、腾讯(小企鹅乐园)三大视频平台各自推出的幼儿产品都是综合性的产品。

相比较综合性平台,垂直类早教启蒙产品更为专注,是一种能切得更深的方式。

这其中就有巨头的身影,网易有道上线的“有道数学”,就主打幼儿“玩出好数学”。

2、程序式、内容式、录播式三大呈现方式

在具体“引导”上,早教启蒙APP又有三大呈现方式。

A、程序式,即APP通过某种教学理论设定各种规则和步骤,一步步引导孩子完成学习。这方面的APP有小伴龙、宝宝巴士奇妙屋、叫叫趣味填色等,例如小伴龙通过设定寻找魔法字卡、寻找丢失的“声音”等故事情节来锻炼孩子汉语识字和发音能力。

B、内容式,即以预置的内容呈现为主体,通过看、听、学等方式引导孩子,儿歌多多、咔哒故事、凯叔讲故事、小小优趣都属此类,例如小小优趣有3000+全球启蒙动画剧集、1000+儿歌故事音频,而凯叔讲故事则主要推出各种孩子喜爱的音频故事。

这种呈现方式下,还有不同的细分,例如咿啦看书、伴鱼绘本属于“看”的层面;咔哒故事、凯叔讲故事是“音频故事”,是“听”层面的内容;而小小优趣则占领了儿童动画品类,是“看+听”层面的内容——大致上,优爱腾三个视频巨头的产品也属于此类,只是更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