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03 12:29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原標題:西安民辦幼兒園教師門檻調查 11所幼師學歷門檻為大專
現狀
全國近八成幼師
為大專及以下學歷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陝西省學前教育研究會副會長、陝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程秀蘭認為,幼師虐童事件其實並非最近幾年高發,只是大家對此關注度高了。發生這種現象的深層次原因是:適齡幼兒的數量在大幅增加,老師數量卻明顯不足,招不到人待遇又低,導致幼師的門檻很低,不合格的老師進入了這一行業。長期的待遇低壓力大,教師就會以此發泄心中的不滿。
程秀蘭說,我國幼師行業學歷的現狀是,中專及以下佔22%,大專佔57%,這就意味著近80%的人都是大專及以下學歷,而且他們所學專業並不一定都是學前教育,很多是藝術類畢業生。程秀蘭舉例說,現在幼師三個人帶三十個孩子,每天工作非常辛苦,月工資僅有兩三千元,因為待遇低工作累,職業獲得感很低,導致幼兒園招不到人也留不住人。如此形成惡性循環,幼師的整體素質就無法得到保証。
除了待遇,還有編制問題,民辦幼兒園大都沒有編制,公辦園隻有1/3的教師有編制。沒有編制的老師在這個崗位上是看不到希望的,這也加劇了教師的流失。
陝西省學前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西安文理學院學前教育學院負責人蔡軍介紹,國家從2010年開始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幼兒園數量顯著增長,雖然陝西有10余所高校開設了學前教育專業,但總體上情況是供給遠小於需求,幼師待遇也亟待提高。剛畢業的專業幼師,第一年月收入不足3000元,就業率高但工資偏低,待遇在同層次學歷畢業生中偏低。
虐童事件更多的是出現在非專業不合格師資,這也是民辦園無序發展的產物。民辦園的經營成本中,大約一半用於房租,而為了壓縮成本給幼師的待遇很低,所以能招到的人員素質較低,人員流動性大。
故事
當幼師七八年了
時常想轉行
37歲的楊女士在西安城北一家企辦子弟幼兒園當幼師已經七八年了,但說起職業規劃,她仍然覺得很迷茫,時常有轉行的念頭。
楊女士並非幼師專業畢業,但擅長舞蹈、繪畫、彈琴等相關技能,又喜歡孩子。8年前,她從一個公司職員轉行當了幼師,進入現在的幼兒園。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光很開心,但也很辛苦,每天早上7時30分到幼兒園,直到下午6時下班,她的視線一刻都不能離開孩子,孩子的飲食起居、課程教學、游戲活動,三個老師一整天都忙得團團轉,中午孩子們休息的時候,她們還得忙著寫教案、做教具,基本沒有休息時間。每個月還要組織校園開放日的親子活動。而且幼兒園會不定期聽課,每學期要聽夠50節課,對老師也有考核評比。工作確實比較辛苦。
今年媒體曝出幼師虐童事件后,很多家長都變得很敏感,孩子一說點什麼,家長就會跑來問學校,搞得幼兒園和老師都很緊張。
“能堅持真的是因為情懷,因為喜歡孩子。”楊女士說,這七八年來工資從2000多元到3000多元,始終隻能保証溫飽。學校能堅持下來的老師都是能吃苦的。經常有新來的老師干了三四天就離開了,還有中學音樂老師干了一個學期就不來了。因為待遇低工作累,基本沒有吸引力。幼兒園今年招聘教師,一個學期都沒招到合適的。
“我們現在的門檻是幼師專業本科畢業、擁有幼師資格証。”楊女士說,這個門檻說起來其實不算太高,但是因為待遇低來應聘的大都不符合條件,很多所謂的本科學歷都是職高、中專進修后獲得的本科學歷,還有的雖然是幼師專業,但開辦學校基本沒聽過。幼兒園現有的教師中還有很多中專學歷,后來在工作中逐漸考取了幼師資格証,楊女士就是工作后才考取的。
去年,楊女士也有了自己的孩子,花銷大了,她不得不思考自己的職業規劃。不少人建議她去辦個美術培訓班,專業對口掙錢也多。“說實話很迷茫,不知道未來在哪裡。”楊女士說,她喜歡這份工作,但現實有時候讓人不得不面臨抉擇。
談及如何破解現實問題,楊女士說,最管用的辦法就是提高待遇、提高門檻。政府對民辦幼兒園的監管雖然多但大都浮於表面,隻檢查硬件和教學資料,其實這些東西都能作假,最應該監管的其實是教師的師資問題。因為大多數民辦幼兒園的開辦者目的都是盈利,他們會壓縮教師成本,勢必降低招人門檻。政府應在這些問題上加大監管,同時提高開辦學前教育專業的門檻,從源頭上控制幼師行業的整體素質,不能什麼學校都辦學前教育,最后將不合格的教師交給幼兒園。
釋疑
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欠賬太多
為何會出現教師供不應求的現狀?對此,程秀蘭說,我國的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欠賬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