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2 06:35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大计。党和政府始终关心我国学前教育及幼师队伍建设,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9.6%,提前完成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但是,由于底子薄、欠账多,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幼儿师资队伍存在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工资待遇偏低、社会地位不高、教师流动快、幼师队伍不稳定,保障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放开,又将迎来一拨入园高峰,这给原本就幼师资源不足的学前教育又增加了更大的压力。
截至2017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5.5万所,在园幼儿4600万,幼儿教职工419万,学前专任教师达到243万,其中代课教师(公办幼儿园聘用非在编教师)、民办校及培训机构专任教师近185万,占幼儿专任教师比重为76%。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成为我国幼师队伍的主力军。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未纳入义务教育,公办幼儿园的发展实行双轨制,即在编在岗教师财政全额拨款,同时收取学费保障学校发展,公办幼儿园聘用非在编教师(代课教师)。由于我国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尚未建立和完善,存在在编教师与非在编教师同工不同酬;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科研立项等方面等权利得不到保障。
民办幼儿园教师、保教人员工资低,待遇低,劳动强度大,普惠幼儿园收费有限,教师保险及公积金没保障,工作得不到社会的尊重与重视,这些已经成为导致幼师职业缺乏吸引力、素质较差、幼师队伍不稳定、专业化发展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真正让家长放心安心,最根本的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幼师队伍。
幼儿师资队伍这些问题已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和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要实现习总书记在教育大会上提出的教育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幼师队伍建设方面我们至少要做以下几方面工作。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幼师队伍健康发展。
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幼师队伍建设的首位,积极开展幼师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增强幼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弘扬优良教风,关爱儿童,自尊自律,使幼师努力成为儿童健康成长的指导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健全师德监督机制,严格考核管理,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幼师聘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推进幼师队伍向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提高幼师素质。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教育科学理论深入研究,学前教育的办学目标也在不断的提升,向现代化学前教育方向发展,建设一支专业化、现代化的幼师队伍迫在眉睫。一要重视加强婴幼儿医学、心理学、教育学及脑科学等相关学科科研工作,促进儿童科研的发展,使我国学前教育向国际前沿及现代化方向发展,为办好幼儿师范学校,培养卓越幼儿教师提供有力保障。二要加强培养培训体系,办好幼儿师范院校,优化幼儿园教师培养课程体系,突出保教融合,科学开设儿童发展、保育活动、教育活动类课程,强化实践性课程,培养学前教育师范生综合能力。建立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切实提升幼儿园教师科学保教能力。
重视提高幼师待遇和地位,增强幼师职业吸引力。一要依法切实保障幼儿教师享有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身份和地位,保障幼儿教师与中小学教师拥有同等的工资待遇及医疗、失业、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二要保障幼儿教师依法应享受的各种津贴补贴、晋升和奖励等权利,将在编、非编和民办幼师全部纳入评职评优。让他们拥有职业的尊严和自豪感,珍惜自己的岗位和工作;增强幼儿教育行业的社会吸引力,能够让更多愿意从事教育工作的优秀学生投身学前教育事业。
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及建立幼师编制标准,稳定幼师队伍。按照《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政府要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坚持公益性,保障公办幼儿园的办学要求,落实学前教育投入的主体责任,建立财政保障机制,建立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拨付制度,专项补助等政府购买服务的长效机制,支持解决好公办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问题并逐步实现同工同酬。建议人事部门单独核编幼师编制,按生师比确立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提高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比重,稳定幼师队伍,促进幼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学校、幼儿家庭、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幼儿园教师社会保障机制,民办幼儿园应与教师依法签订合同,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保障其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权益。普惠性幼儿园建议政府为教师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维护民办幼师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