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19 16:00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2018-03-07 22:25 来源:京城教育圈
原标题:真正能让家长放心的,不是摄像头而是好教师!这位政协委员的建议刷爆幼教圈 |热点
“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家长放心安心。但是,仅仅通过这种监管手段,是否就能够真正办出让人民放心、满意的学前教育?”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谈及《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学前教育的表述时抛出的这一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人口出生高峰到来与二孩政策放开等问题叠加,让学前教育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回应民众关切,今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以前所未有的篇幅对学前教育进行论述。来自教育界的全国政协委员们备受鼓舞的同时,也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刘焱委员表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真正让家长放心安心,最根本的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教师队伍”。
发动社会力量参与 鼓励租赁场地办园
“我从2008年到全国政协,十年了。在这十年中,亲身经历了学前教育从几乎没有人提及的话题,变成今天两会很多代表委员们在谈论的社会热点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焱昨天在教育界别的小组会上感慨。
刘焱委员表示,2010年以来,我国学前教育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入园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学前教育资源、尤其是普惠性教育资源仍然严重不足,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送孩子就近上“好幼儿园”的需要。以北京市为例,根据此前北京市教委公布的数据,2017年到2020年,按照常住人口来看,北京市学前教育学位缺口将近20万个;经过一年努力,目前缺口仍在17万到18万之间。“政府报告中提到的‘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正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建议,为了解决学位不足问题,首先,规划部门要调高新建的配建幼儿园面积标准,适当扩容;其次,要进一步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我认为,有条件的小学向学前班打通可以是一个方向。”此外,他认为,国有房产管理单位可以在资源统筹的基础上,对闲置场地进行改造,为学前教育机构腾出一定学位;同时还应推广“以租代建”模式,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学前教育机构租赁社会机构场地,从而缩短建设周期,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技术监管只是辅助 队伍建设才是关键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幼全过程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对此,刘焱委员表示,学前教育的对象是正处于身心发展特殊时期的婴幼儿,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是政府与每一个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
展开全文
“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幼全过程监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家长放心安心。但是,仅仅通过这种监管手段,是否就能够真正办出让人民放心、满意的学前教育?”刘焱委员认为,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通过技术化手段加强监管,只是保障幼儿权益的辅助手段。“要办让家长放心安心的学前教育,治本之道不是去安装摄像头,而是切切实实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让幼师拥有职业的尊严和自豪感,珍惜自己的岗位和工作;增强幼教行业的社会吸引力,能够让更多愿意从事教育工作的优秀学生投身幼教事业。”
刘焱委员介绍说,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现状是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待遇偏低,这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这三个特征多年来相互作用,已经成为环环相扣的因果循环链。打破这个循环链,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教师队伍。尊重和认同幼儿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切实提高幼儿教师待遇,是打破这个循环链的症结。”
“现在只有少数公办园在编教师的待遇基本上能与当地小学教师持平,大部分幼儿教师待遇很低。”刘焱说,幼儿园教师待遇整体偏低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影响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办好让人民放心、满意的学前教育,应该让幼儿园教师与中小学教师一样,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