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8 06:55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原標題:切實保障教師應有工資待遇
這些年來,有的地方未將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規定落到實處。教育部門應深入調研分析各地保障情況,積極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完善政策,明確義務教育教師與當地公務員工資的比較口徑,為當地保障教師待遇提供參考,也應持續督查各地落實情況,指導督促各地依法依規切實保障教師工資待遇
近日,教育部再次表態,提出力爭用3年時間解決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待遇問題,切實保障義務教育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
其實,教師工資早就應該與公務員工資水平相當了。1986年出台的《義務教育法》和1993年出台的《教師法》均就教師工資水平作出規定,要求教師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等文件也進一步作了強調。
近期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強調,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師傾斜,不斷提高教師待遇,全黨全社會要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努力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讓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國務院多次召開會議聽取有關情況報告,專門研究保障教師特別是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問題。這都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教師隊伍的親切關懷,對建設教育強國的高度重視。
客觀地講,這些年來教師待遇是有明顯改善的。多數地方把這項工作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建立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機制,認真落實中小學教師基本工資定期調標、績效工資、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和鄉鎮工作補貼等政策,不斷改善中小學教師待遇。如重慶市將績效工資總量分為基礎績效和超額績效兩部分,通過實行綜合統籌,基礎績效水平逐步實現全市持平,通過實行限高托低,超額績效水平實現穩步增長,通過賦予學校自主分配權、明確不納入總量管理的項目等措施,教師收入水平總體進一步提高﹔山東省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省級財政保障力度,對財政困難縣通過轉移支付方式解決,優先保障教師工資發放,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
但是,在實際執行中,仍有一些地方未將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規定落到實處。公務員本就不是高收入群體,教師工資比他們還低,收入與付出更加不成正比。如果總是讓老師干得多、掙得少,一味靠情懷堅持,實在太考驗人性,也難以滿足教師的家人們過上美好生活的期待。
解決教師工資,說難也不難,關鍵看怎麼抓落實。如果單靠教育部門出面,騰挪空間有限,手裡無權無錢,憑空變不出工資。按照現行政策,教師編制由人社部門確定,工資由財政部門保障,教育部門並沒有太多話語權。因此,教師要漲工資,隻能由一級政府出面,協調財政落實。從重慶、山東等地的經驗來看,最好是由省級政府承擔主體責任,在省級統籌全省教師工資,進一步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優先落實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收入政策,才能避免部門之間扯皮推諉,也避免區縣財力不均,導致各區縣教師之間的收入差距太大。
在此過程中,教育部門應深入調研分析各地保障情況,積極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完善政策,明確義務教育教師與當地公務員工資的比較口徑。同時,為當地保障教師待遇提供參考,也應持續督查各地落實情況,指導督促各地依法依規切實保障教師工資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