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6-25 15:39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原标题:伏彩瑞 互联网教育使徒 | 口述
这个世界有多少人不是因为脑子不行,而是因为没有得到好的教育机会。所以我们的使命和愿景是希望用互联网改变教育,让教育变得更简单、更公平、更快乐。我们就是死活相信互联网教育,所以不停地验证自己的想法,在艰难困苦中把自己逼成一个创新者。
启蒙:模仿苹果官网
◇◆◇
我一开始创办沪江的时候,就觉得互联网吸引了我,结果沪江又吸引了一群人,他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如果做一件事情能让那么多人发自肺腑表达出喜欢、热爱,它将来的价值就很大。当时有很大的成就感,但一开始我的志向是很小的,就希望我的网站有500个人访问。那时候全校一两万名学生,网民最多一千,多数都没有个人电脑。
我第一次接触电脑是98年来上海上大学,那时丁磊那些人都还只是刚创业,整个互联网算是一个极其新鲜的事物,全国的网民我记得那时候还没有突破一百万,用的是Windows3.2的操作系统。
开学没多久,有一天我经过食堂,看到一条横幅写着“你想拥有自己的伊妹儿吗”,指着对面一个带阁楼的红色小洋楼,我本来以为是交友的,进去一看原来是个机房。我打开软件,访问浏览器。当时特别喜欢上的网站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大名鼎鼎的APPLE.COM。
我们学校的电脑就是白色的大屁股,机房里面的老师还煞有介事地穿着白大褂,弄得跟医生一样,还有防尘地板。那时候计算机是宝贝,得护着。我看人家美国人的电脑,竟然是水果色,绿色的、橙色的,官网晶莹剔透特别漂亮,我就特别想模仿它做一个站。做一个什么呢?我当时看《电脑商情报》、《电脑报》、《计算机世界》这些学计算机,记得那时候报纸上面有个栏目叫“软件推荐”,我就琢磨着搭一个网站,也推荐软件。
就像现在大家都爱在手机上面装各种APP,十几年前整个地球上的人喜欢在电脑上装新兴软件玩,因为软件那时候是匮乏的,没有什么安装渠道,要么买盗版光盘,里面有软件大全;要么朋友给你软盘,拷两个盘,还得要几个盘拼在一起;要么用办公室的网络下载一些,用软盘拷回家。
我把苹果官网的背景图拷贝下来,改成软件站,特别好玩。取名叫“Tinyware”,推荐小闹钟、小记事本等微型软件以及从报纸、论坛上找到的小众软件,下载并使用后写下我的独家心得,再把这个发布到我的网页上面,让别人下。
这个事情有多艰难,当时的网速是56K的猫,拨号,平均下载速度只有3K/秒,用网络蚂蚁,一个软件哪怕是3兆,也得很长时间,而且网络还经常断线,需要重拨。下载完后我要试用,再传到网上空间。我当时没钱买空间,就申请好几个网易个人主页空间。这个空间突然网速不行,用户还可以去下载地址2、3、4。上传速度比下载慢很多倍,传完还要检测一下能不能正常下载,下完这个包是不是完整。
更新软件成了每个礼拜的大事,虽然费事,但是我就坚持。然后有很多网友给我写留言板反馈,说这个软件太好用了,看了你的介绍装了之后,提升了我的电脑效率等等。
后来机房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需求,有时今天装的软件,明天就被人删了,所以98年秋天,我找亲戚借了3500块钱,买了第一台电脑。那时候国外的品牌电脑太贵,性能也不好,大家都是自己攒机,用什么机箱,配什么显示器、键盘、主板,CPU、内存条,多大的硬盘、什么样的风扇、散热片,都要自己动手。
我跑到电脑市场,不太懂行,最后配到显示器的时候中招了,人家给我推荐了一台号称是新上市的最好的显示器,我用着用着,三个月后,嗡的一下,显示器在我眼前自燃。玻璃没碎,我很庆幸,但是整个后盖机箱都烧糊了。我回去照镜子,怎么看都不认识自己,因为睫毛和眉毛都没了。
拿过去换,人家还不认,最后我靠兼职做网页攒了点钱,重买一台。第一次做了1500个网页,收入1500块,做了一个夏天,做得都快吐了。我都搞不清楚是帮哪一家做,也羞于启齿,因为做的所有的网站我都不敢承认是我做的。太丑了,不是我要做得难看,是别人要求我只能使用大红、大蓝、大紫、大绿,最无法忍受的是大黄。我说这是网站,这还能看吗?他说我问你一个问题,你有没有觉得这个颜色很显眼。我说是啊。他说那就够了,你看,过目不忘。
后来虽然帮企业做了很多网站,但我都不热爱,因为我觉得提出需求的人都把网站当成网络海报或摆设,他们不了解互联网的本质是内网,是它的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