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5 10:44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国家体育总局再赴浙江考察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陈石一行三人,在浙江深入调研幼儿体育工作,并召开幼儿体育工作座谈会,向一线幼儿体育工作者问计、问需、问策,为全国幼儿体育首批试点推广做准备。
青少司发展指导处主任科员陈石、首都体育学院副院长王凯珍、首都体育学院博士吕海龙组成的调研组,先后来到杭州市丁兰第二幼儿园、浙江省体育局、武义县白阳幼儿园、浙江省幼儿足球园长培训班现场走访,就幼儿体育组织建设、师资培训、赛事组织、幼儿体育相关的经验和困难等方面,听取了情况汇报,详细了解浙江省幼儿体育为什么能走在前列,对全国幼儿体育推广有怎样的启迪。
此前,青少司调研组在今年5月到访过东阳和杭州。这次调研,则算是“回访”。不仅是为了明确幼儿体育发展方向,按照体育总局关于构建学校体育新格局的部署,让2亿学前儿童,特别是4-6岁的孩子,开始养成体育运动兴趣爱好,也是充分肯定浙江幼儿体育的排头兵位置,及时总结浙江经验。
在杭州市丁兰第二幼儿园向日葵园区,调研组观摩了幼儿园的晨间活动、课程等,并组织了座谈会。
丁兰二幼应健敏园长从“走区式”混龄晨间锻炼、班本化特色早操、游戏化运动社团和实践类亲子活动等方面,全面地介绍了多元健康活动开展的基本情况和经验做法。其中依据幼儿年龄特点的篮球特色活动,从激发玩球兴趣到基本技能的练习,再到社团活动的开展,活动内容、开展方式层层递进,特色鲜明。
王雷副司长上次到访时提出的“小教练员”的建议,应健敏园长表示已落实,幼儿园邀请已毕业的孩子,定期以“小教练员”的身份,指导弟弟妹妹如何玩转篮球,收到非常好的双向教学效果。
调研组对丁兰二幼的体育特色工作表示肯定,特别对体艺类专业师资人才的引进及培养,灵活把握尺度,给予高度评价。
在浙江省体育局,幼儿体育专题座谈会现场。体育总局陈石说,国家体育总局正构建面向全体青少年的体育新格局,幼儿体育作为青少年体育四大工程之一,是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一项工程。目前已经走访了山东、安徽等五个省,浙江省的经验和建议有重要意义。
浙江省体育局群体处、青少处、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省幼儿体育协会的与会代表热烈参与讨论。
浙江省幼儿体育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余绍森介绍,主要工作有七项,经验有四条。
余绍森说,浙江省从1990年开始,逐步做好幼儿体育顶层设计工作,总结了发展方针“面向全体 以玩促动 科学健身 增进健康”,提出了幼儿体育的要求:“玩得开心、玩出兴趣、玩出健康、玩出水平、玩出品德、玩出梦想”。
浙江幼儿体育的“先手棋”是师资培训,在省、市、县三级举办幼儿体育教练员培训班、管理层园长培训班,进行资格认证,规范教学的管理,至今已累计培训300多期,培训全国各地教师1万人次。
国家体育总局再赴浙江考察
幼儿体育环境好比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优,则万物生长,生态系统劣,则草木凋零。浙江省每年举办的幼儿体育与健康发展论坛,为幼儿体育提供了研究交流的平台,汇聚了国内外幼儿体育的优质资源。如2017年,征集一线老师的论文数量达550余篇,涉及了幼儿体育健康多门学科。
浙江省不断完善生态系统中的赛事,以浙江省幼儿体育大会为载体,推动幼儿体育工作不断深化。从1992年首届省幼儿基本体操表演大赛开始,自2008年之后,浙江省每年举办一届幼儿体育大会,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一届,每年有二十余项赛事活动。至今,已有两千多所幼儿园,十万多名幼儿参加过浙江省幼儿体育大会。
一枝独放不是春,从三种不同层面示范引领,进行幼儿体育立体建设,创建体育示范幼儿园、体育特色幼儿园、体育基地实验幼儿园。目前全省共创建“浙江省体育示范幼儿园”162所、“浙江省体育特色幼儿园”143所,实验基地50所。
由点到面,让幼儿体育组织形成网络。浙江成立全国第一个省级幼儿体育协会,已成立六个市级幼儿体育协会,初步形成市县级幼儿体育协会、园级成员、企业和个体会员的幼儿体育组织网络。
幼儿体育工作必须充分调动幼儿园的自身资源,提升开展活动的积极性。从幼儿园“一园一品”抓特色建设入手,变幼儿园犹豫观望为主动参与,让幼儿园成为体育健康的推动者和评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