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1-01 03:46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在这个背景之下,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发展学前教育,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这里面一个重要的信号是,允许设置营利性学校。须知,即便是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也鲜有幼儿园是营利性的。去年,《民办教育法》进行了一次修改,即启动民办学校的分类改革,可以选择登记为“营利性”或“非营利性”。也就是说,允许民办幼儿园大大方方地赚钱。但是,不少幼儿园出现的虐童事件,让人看到问题的复杂性:许多人把学前教育纯粹看成一笔生意,忙着跑马圈地、烧钱扩张,一心想着挣快钱,这样的教育质量能好吗?
实践证明,教育行业是个慢行业,它的特殊性在于所有环节都围绕“人”,和资本围绕“钱”是有区别的。此次《意见》专门提出遏制过度逐利行为,要求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有些人将其理解为不允许民资进入,这其实是错误的,我们不是不允许营利,而是不准许过度逐利。这才是对学前教育的正确定位,如果不由政府主导,如果不坚持普惠性、公益性,我们就难以做到幼有所育、育有质量。《意见》所提到的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主要就是针对高收费民办园占比过高的情形,这就要求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开办公办园,以各种委托形式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只有普惠性幼儿园多了起来,价格才能平民起来,入园才能容易起来,教育质量才能硬起来。
学前教育,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部分,要解决好“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普惠性幼儿园最受人民期待。普惠性幼儿园,既有公办的,也有民办的,但无论是哪一种,所有的经营者和投资者都应认识到,幼儿园不是一门生意,要把它的公益性、普惠性挺在前头。总而言之,办好一家幼儿园,需要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更需要对下一代的真诚关爱。(扶 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