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前教育
洋品牌便利店罗森南京扩张疑似放缓有加盟商嫌不赚钱想退出

 

原标题:罗森南京扩张疑似放缓 还有加盟商嫌不赚钱想退出 罗森南京扩张疑似放缓 还有加盟商嫌不赚钱想退出 第F3版:核心报道

洋品牌便利店罗森南京扩张疑似放缓有加盟商嫌不赚钱想退出

工作日傍晚,南京一家罗森便利店里的顾客不是很多

洋品牌便利店罗森南京扩张疑似放缓有加盟商嫌不赚钱想退出

南京一家罗森便利店

洋品牌便利店“罗森”(LAWSON)进入南京快1年了,市民的新鲜感还没褪去,罗森已经开了51家店。

然而,在素来以商战激烈著称的南京,罗森快速抢滩的节奏并不及预期。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调查发现,罗森在南京的“大加盟”战略支持了其快速开店,但是放开加盟几个月后,部分加盟门店似乎出现分化 ——有人开始琢磨退出,原因之一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盈利目标。

现状

这边正在扩张

那边有人想退出

2017年8月7日,中央商场控股子公司——南京中央商场便利有限公司,与上海罗森便利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5年时间内,中央便利将以排他性加盟上海罗森的方式在南京开设罗森便利店。中商集团表示,计划用3-5年时间,通过中央商场集团直营及第三方加盟的形式,在南京落地不少于300家门店。

在南京自营试水7个月、开了15家直营店后,2018年3月25日,中央商场罗森便利店宣布开放加盟,并透露,计划5月起以每月15家的开店速度全城铺开。2018年全年开店目标为120家。而据中央商场罗森便利店最近的开店数据,截至8月20日,南京共有51家罗森便利店,其中16家为直营,35家为加盟。从目前的开店速度看,并不及预期。

近日,现代快报记者接触了部分罗森便利的加盟者,发现加盟门店似乎有分化迹象,更有甚者,表达了想退出的声音。

调查

加盟商经营两个多月,认为盈利不乐观

经营两个多月,加盟商李先生(化名)认为盈利情况不乐观,并提出这样的情况在南京并非个案。

据李先生了解,南京建邺区有一家罗森加盟店,有一个月的销售额在28万多,店主毛收入近6万。相比之下,李先生给现代快报记者看了一份上海某罗森加盟店的清算表,其月销售额15万多,店主毛收入达到4万多。

销售额相差近一倍,两家店收益却差不了多少,李先生表示质疑。他说,加盟商的营业款全部都是进入罗森账户,罗森每个月度会给加盟商一个结算表,也就是加盟商的实际收入情况。全部营业款扣除进货成本、税费后,罗森还会给加盟商一些水电等补贴金,正常情况下,这样算完以后就是加盟商的毛收入。但是,中央商场是大加盟模式,按照合同约定,南京的加盟商还要从毛收入中另外划出35%给中央便利。

“我们发现,南京的加盟商拿到的结算表比上海的简约多了,很多项目就给个合计,而上海的条目都列得很清楚。作为加盟商,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费用都去哪里了。”李先生说。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清算表上显示的“加盟店利益”,还没有扣除人工、房租、水电费。“想在南京加盟一家罗森便利店,把店开起来要准备几十万元。其中,加盟费5万,保证金10万,装修成本便宜的也要十几万元。合同期是5年,加盟费、保证金和装修成本平摊到60个月,每月成本就是5000多元。房租和人工每月要三四万,水电费在9000多元。这些费用加起来,一个月四五万元的成本。”

目前,李先生的这家罗森加盟店每天销售额稳定在6000元左右,月销售额18万元左右。“拿30%的毛利率(注:便利店行业比较合理的毛利率)来算,我和中央便利结算下来,入账5万多,但是其他成本一扣,什么都不剩了,可能还要倒贴。如果情况持续下去,只能退出了。”

李先生向记者透露,罗森部分商品进货价较高,如罐装红牛进货价5.54元,赶上南京一些超市的零售价了。

回应

只有个别商品零售价偏高,清算表没有猫腻

8月20日,中国罗森副总裁、上海罗森董事总经理张晟接受了现代快报记者的采访。

南京罗森加盟店商品进货价比同行高吗?张晟否认了这一说法:“红牛确实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产品。由于南京罗森属于大加盟,跟上海罗森是一个进货渠道。红牛在上海的经销商价格确实比其他区域高,南京其他品牌便利店是从南京的红牛经销商处进货,所以才会出现明显的进货差价。”

张晟表示,罗森有3000多种产品,像红牛这样比同行价格高的是个别情况。“我们也有很多比同行价格低的产品,这是进货渠道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