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07 17:18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学前教育与城市扩容同频共振
普及普惠”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岳麓见闻
“岳麓山下好读书,岳麓山下读好书。”湖南省会长沙的城市规划中,占据湘江以西位置的岳麓区,坐拥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一直是普通老百姓心中全市乃至全省优质教育资源的汇聚地。
然而,相当长的时间里,岳麓区的学前教育并不如高等教育那般炫目。从1987年岳麓幼儿教育集团第一幼儿园创办,到2002年集团第三幼儿园创办,这15年全区只有3所公办园。此后几年,即便加快了公办园建设速度,到2008年公办园数量也不过7所。
2008年,长沙“西进”战略全面实施,岳麓区迎来城市扩容的高速增长期。从这年起到2017年,全区常住人口从62万增至88万。城区面积从30多平方公里扩至70平方公里,全区总面积达552平方公里。
人口、面积的激增,再加上老百姓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使得城市持续快速扩容与学前教育资源结构性短缺的矛盾日益凸显。
“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质不优’的现实问题,积极回应老百姓‘有园上、园好上、上好园’的需求,这是政府的应尽之责。”岳麓区委书记周志凯郑重承诺。
政府担主责,建好农村、城郊和新城区公办园
“每月750元,在家门口上市级示范公办园,我们进城前想都不敢想!”家住天顶街道的晨希爸爸感慨道。
小晨希就读的天顶街道中心幼儿园,是一所建在农民安置小区里的公办园,周边居民全都是城镇化后的进城农民。7个村组,2万多人口,子女入园一直是个难题。
“政府必须带头,建好公办园。”岳麓区政府迅速做出回应。
2009年,天顶街道主动拿出了3322平方米的土地,供幼儿园建设无偿使用,区政府投入600多万元,将教室、户外活动场地、各种设施设备、校园文化建设等全部落实到位。
“开园后,7个村组居民子女不仅优先入园,还可享受比标准价少300元的学费优惠。”园长彭青青说。
自2008年将天顶乡联校改建为岳麓幼教集团第七幼儿园开始,到2017年岳麓区陆续建成27所公办园,其中24所都布局在雨敞坪、含浦、坪塘、天顶、梅溪湖等农村、城郊接合部和新城区。
以政府新建、闲置校舍改建、政府代建等模式推进;以学前教育资源稀缺的农村、城郊接合部、人口激增的新城区等为重点建设区域;以政府购车、给予幼儿坐车补贴、向民办园购买学位等方式为补充;将公办园学前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幼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的40%划拨到园;实施创建奖补政策、设立学前教育培训费、改革专项经费,加大对公办园的经费投入力度。
2008年以来,岳麓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推进公办园建设。目前全区15个街道都有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2个镇各有2—3所公办园。
最新数据显示,岳麓区公办园数量达到35所,位居湖南省前列。提供超过1万个学位,每学期保教费加伙食费最高5250元,有效缓解了公办园学位不足问题,同时极大降低了民众的教育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