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29 12:57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科学教育机构科学队长的定位是为3-12岁儿童提供科学课程。
科学队长于2016年上线,核心秘方是“科学家讲科学”、将科学家IP化。100多位科学家和1000多位专家共同系统参与其课程研发、教学:其中包括天文学家、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徐星,29岁成为北大博导的生命科学家刘颖等。
该机构已陆续推出有音频版“十万个为什么”之称的24档音频课程、直播课“科学家给小学生的科学课”等,上线两年即已沉淀近10万付费用户,平均客单价约1000元。2018年5月,科学队长发布了面对的K12教育机构的整体解决方案:科学教育“中央厨房”战略,业务扩展到2C+2B。
科学队长目前已获得多轮融资。投资者包括真格基金、宝宝树、好未来、山水创投及旗下“寻找中国创客导师基金”、场景实验室等。
2018年9月,爱乐奇《校长研究院》拜访了科学队长CEO纪中展。他曾任《创业家》副总裁、“黑马会”秘书长,并发起公益组织幸福乡村图书馆等,亲历了中国创业热潮的起落沉浮。
如何将科学家IP化、产品化?怎样充分利用线上教育的优势?互联网时代的加盟制可以有哪些创新?我们在此分享纪中展的经验。
科学教育需求旺盛
2018年9月,中国科协公布了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8.47%,比2015年的6.20%提高2.27个百分点。相比之下,美国在2008年的这个数字是28%,而瑞典在2005年是35%,差距仍然相当大。
中国急需提高国民科学素质,政府已开设重视这一点。2016年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养比例应达到10%。作为响应,教育部在2017年重新修订《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并明确了科学素养的内涵,包括科学知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科学精神以及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等。
从市场格局来看,中国K12教育开始从原来专注对应试教育的补充,向全面拓展素质教育方向发展。素质教育中,除原有的舞蹈、钢琴等艺术、跆拳道等体育类教育受到追捧外,科学教育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重视,其中steam教育已成一大风口。
科学教育有着充分的上升空间。不过,教师的匮乏和教研的不足是行业的一大痛点。
怎样将科学课程产品化?
2015年,纪中展与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合作,创办科学媒体《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迅速集聚了大量关注者,这让他看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和高需求。但他发现,这样针对成人的科普媒体,在商业上很难成功,而K12领域有不错的商业前景,越来越多的父母已经开始重视培养孩子科学方面的能力。
图书市场的变化可以印证这个判断:在传统大众图书市场衰退的同时,童书市场仍在上涨,一些数据显示,其中有40%是科普读物。
在科学教育领域,最为热门的是steam教育概念。不过在纪中展看来,风口容易随着技术的兴起而改变,而科学的底层知识逻辑是每个孩子必备的素质。于是,他在《知识分子》的基础上孵化了面对3-12岁儿童做基础科学教育的机构——科学队长。
选择线上教育,是因为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用户。2016年,科学队长推出第一个产品——有音频版“十万个为什么”之称的系列音频课程,定位“科学家讲科学”。团队邀请众多科学家一起整理构建了知识图谱,分类形成100档栏目。每档节目定价99元,含52期音频,每期约10分钟,目前已经录制24档课程。
2017年9月,全国的小学正式从一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科学队长结合教育部新版课程标准,推出了“科学家给小学生的科学课”,定位校内科学课的补充辅导。
课程形式是“线上双师”,即科学家导师的大班直播课程+小班老师辅导答疑,同时每学期寄送一套实验工具包(对应到每节课),帮助学生进行线下家庭实践和动手实验。一个学期3个月学费在1000元左右。
线上的新型“加盟制”
2018年5月,科学队长发布了面对K12领域培训机构的解决方案:科学教育“中央厨房”战略。该方案定价4800元,帮助机构以极低成本扩科。
这套方案主要包含:科学家系统参与研发、有体系的科学教育课程、科学教师的支持与培训、成套的科学教具研发制作和使用培训、帮助K12机构开设科学课提供包括市场调研在内的系列服务,以及与合作机构推出“科学大咖说”“科学游学营”等市场品牌赋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