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3 18:01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7月21日(星期三)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学军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要点速览:
1,近年来,我们国家的人口形势又发生了新变化,生育水平逐年走低,人口增速持续放缓,群众的生育、养育、教育方方面面都遇到了实际困难,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口形势更加复杂。
2,这不仅是一个生育政策,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的综合性的大政策。综合起来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优化。部署了一揽子支持措施,提出了系列优化组合政策。二是包容。也就是要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这也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三是保障。也就是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保障制度作了充实和完善。
3,关于现阶段实行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主要考量,一方面是为了平缓生育水平下降的趋势,积极应对生育水平持续走低带来的风险,推动实现适度的生育水平,改善人口结构,应对人口老龄化。另一方面,是为了继续巩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根据2021年上半年人口出生监测的情况来看,今年的出生人口和生育水平仍然会呈现走低的趋势。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目的就是防止出生人口进一步下滑,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5,对于生育政策,群众更关注的是希望有完善的、配套的、积极的支持政策,出台积极政策应当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6,未来的生育政策是倡导性的。对于个别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矛盾较为突出的地区,需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促进相关经济社会政策与生育政策有效衔接。
7,尽管中国处于低生育水平,但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人口多、规模压力大、发展不平衡这些基本的事实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三孩生育政策统筹考量了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等问题。
8,这次中央《决定》在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三个孩子的政策的同时,也取消了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清理和废止相关的处罚规定,还配套实施积极生育的支持措施,实际上是一套组合政策。后续,相关部门还会根据中央《决定》的总体要求,出台一系列的实施措施。相关配套支持措施,目前已经作了初步分工,相关部门正在制定相关方案和实施措施,后续会陆续推出,确保我们优化生育政策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
9,下一步,我们将和有关部门一起研究制定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确保《决定》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共同努力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
10,下一步,我们要按照中央《决定》的要求,把托育服务作为重点来抓。
扩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综合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规范家庭托育服务健康发展。调动国企、社会、资本等各类主体积极投入托育行业;积极推动托育人才培养、职业教育、本科教育阶段的学科建设,深入开展增加普惠服务供给的专项行动,要深入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建立托育服务登记备案、信息公示和质量评估制度,要完善综合监管、动态监管,坚决守住托育服务安全和健康的底线。
11,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中央有关部门,以有效支撑三孩政策实施为重要目标,研究制定部署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到2025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要达到90%以上,并且要进一步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
二是要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充分考虑出生人口的变化和城镇化进程,以县(区)为单位,科学布局普惠性幼儿园。大力发展公办园,完善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机制。这两年来,我们在小区配套幼儿园的治理上下了很大气力,回收了2万多所幼儿园,增加了416万个学位,有效支撑了普及普惠目标的实现。
三是要完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落实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保障机制,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入园的资助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