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前教育 >
福建幼儿园多形式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2022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是全国第11个学前教育宣传月,今年的主题是:“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幼小衔接是每个孩子必经的人生历程,更是一次难得的宝贵体验。为了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拥有快乐幸福的童年,5月20日,省教育厅在福州市晋安区启动全省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

  

福建幼儿园多形式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2022年福建省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现场

  宣传月期间,省教育厅还分四期推介了13个幼小衔接好做法好经验的短视频,供学校、幼儿园及家长们学习借鉴。在过去一个月时间里,我省各地各幼儿园通过开展家长公益讲座、师资培训等丰富多彩的幼小衔接活动,引导幼儿园、小学和家庭树立科学衔接教育观念,帮助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平稳过渡。

  示范引领,助推“衔接”

  

福建幼儿园多形式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厦门市“福建省幼小衔接实验区”湖里区试点成果开放活动

  2021年省教育厅确认10个县(市、区)为省级幼小衔接实验区,66所学校(幼儿园)为省级幼小衔接试点校(园)。经过一个学期的改革试点,实验区、试点校(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宣传月期间,这些省级幼小衔接实验区、试点校(园)在引领和带动幼小衔接工作递进式区域化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6月13日-15日,宁德市“省级幼小衔接实验区”开放活动在霞浦县实验幼儿园、第一幼儿园及第一小学、第三小学举办。活动当天,霞浦县实验幼儿园园长杨玲斌和霞浦县第一小学校长周晓荣分别作了《幼小衔接,我们准备好了吗》和《三方融合助力衔接赋能未来》典型经验交流。“家长的焦虑是一方面的压力来自孩子同龄人的家长,这是来自竞争的焦虑;另一方面的压力来自过来人所谓的‘经验’,这是来自适应的焦虑。”6月14日,在厦门市举行的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工作会议暨“福建省幼小衔接实验区”湖里区试点成果开放活动上,湖里区教育局局长吴雪慧在会上做了分享,她说,“幼小衔接要做,如何科学地做,是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即如何把从幼儿园到小学跨越的坡度变缓”。在厦门湖里实验幼儿园,幼儿园设立了“小学魔法教室”。整齐的课桌椅、迷你的小黑板,大班的孩子可以在这里提前感受在小学教室里上课的氛围。厦门湖里实验小学在缤纷多彩的特色社团打造的过程中,与幼儿园进行了深入的衔接,比如乒乓球、围棋、小提琴社团等,这些社团都从幼儿园开始建构,无缝地过渡到小学,实现了同师异校的培训模式和成长的轨迹式评价。学校还以“降难度、缓坡度、慢速度”为基本行动准则,编制评价手册,丰富评价形式,创新学业评价,注重结果运用,构建了以儿童发展为导向的幼小衔接“幸福+评价体系”。

  针对“零起点”教学落实艰难、幼小衔接合力不足等问题,莆田市教育局把幼小衔接工作纳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凝聚教研部门的专家和一线校长园长的力量,统筹各方资源,加大联合教研力度,加强舆论宣传和教育引导。通过莆田市电视台壶兰教育栏目“幼小衔接”专题宣传片,展示莆田市第二实验小学和荔城区第二实验幼儿园作为省级幼小衔接试点校(园)的实践经验。

  “双向”奔赴,感悟成长

  

福建幼儿园多形式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福州市晋安区榕博幼儿园大班幼儿走进晋安榕博小学参观

  六月,毕业季,幼儿园孩子们也即将进入小学。各地不少幼儿园组织大班学生参观小学,近距离感受小学的环境、学习方式等与幼儿园的不同,充分做好入学准备。

  6月15日,建阳机关幼儿园组织大班孩子用画笔描绘“心目中的小学”,带着对小学生活的强烈好奇和探索欲望,走进了建阳桥南小学,开启了“小学生活”的参观体验之旅。

  晋江第三实验幼儿园和晋江第二实验小学共同建构了着眼于良好学习品质和关键素养的《方圆融合幼小衔接课程》,“亲亲小学”是其中的一个项目。孩子在走进小学的活动中获得很多有益经验,比如提出问题、按计划行事、任务意识、任务能力、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等。

  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请进来。福州台江区滨江幼儿园邀请宁化小学老师走进幼儿园,通过一节活动课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小学的学习生活,缓解焦虑,为入学做好积极的身心准备。幼儿园还邀请“师哥师姐”来当小老师,与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从幼儿园到小学的成长经历及学到的本领。通过面对面的现身说法,帮助小弟弟小妹妹消除他们内心的不安情绪,为入学做好积极的身心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