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时光如白驹过隙 你的养老谁埋单?

时间:2022-05-21 10:1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时光如白驹过隙,养老已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

  按照国际公认标准,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7%以上,或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就是老龄化社会。2005年底全国1%人口抽样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1005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7%。按老龄化评判标准,我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

  全球领先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美世咨询公司日前发布的全球养老金指数显示,中国目前的养老金体系存在重大缺陷。老龄人口的激增将给公共预算和家庭收支带来巨大的压力,而未富先老已成为我国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

  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养老问题,但其覆盖率和替代率均处于较低水平。除了基本养老保险,我们还有什么方式可选择?商业养老保险是否为最好的方式?它将怎样发挥作用?是否可以建立一套组合式的养老对策?

  主持人

  孙轲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嘉宾

  徐晓中国保险学会秘书长助理

  王国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员

  沈林灵财商人生理财顾问北京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国际金融理财师

  袁通君恒安标准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市场及个险产品企划部总经理

  �蚩�元恒安标准人寿北京分公司总经理

  11月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恒安标准人寿保险公司在北京举办了“你的养老谁埋单”养老保险圆桌论坛,共同探讨商业养老保险在解决养老问题时的意义和作用,特别是为具有经济实力且存在迫切需求的70后人群提供最适当的养老问题解决之道。

  70后忽略长期养老规划

  主持人:美世咨询公司最近发布了一个全球养老金指数,在对11个国家进行指数分析后,中国的养老金体系得分排在了倒数第二位。美世认为中国的养老体系存在重大缺陷,其中养老金资产占GDP的比重非常低,直接影响了得分。请问我国的养老体系现状大致是怎样的?

  徐晓:截至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接近1.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2%,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

  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是它面临两方面的困境:一是由于劳动人口的减少,“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体制难以为继;二是由于“人丁兴旺”、“儿孙绕膝”不再,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难度倍增。

  我国要构建的是三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三支柱):基本保障、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

  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障体系是广覆盖、保基本的,因此只能是低水平的(否则就不可持续),或者说是不足够的;而企业年金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实力和意愿(规划);商业养老保险方面,据说已有110多个个人养老保险产品,但很多人困惑于它们到底有多大作用。

  沈林灵:有数据显示,到2050年,我国将是两个在职的人养一个退休的老人,国家和政府要高度重视人民的养老问题,每个人也不能再忽视养老问题。

  有一个网站叫(美国投资工会),专门发布美国的基金、养老等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年底,美国的退休养老基金规模约为14万亿美元,包含三部分,一是政府养老金,包括国家养老金和州政府养老金;二是企业养老金;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IRA,即个人退休计划。

  而中国在这几方面的资金积累都非常少,甚至没有完整的数据可查。目前我国整个养老金缺口到底有多大,事实上,中国的养老问题已经进入非常紧急的状态了。

  主持人:那么,从你们的角度,以及据你们了解,目前我国的消费者尤其是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70后群体,对养老问题是什么态度?存在什么误区?

  袁通君:首先提到人群的范围,70后范围应宽泛一点,大概定位在30岁到45岁。我对于这个人群感兴趣由来已久。

  一代人的消费行为特征通常跟它成长所经历的社会背景环境有关,70后这一代人的大学时代正处于我国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使他们作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拥有较好的教育甚至留学的经历,既有对传统思想的思考,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既传统又开明的思想轨迹;但受经历过艰苦岁月的父辈的影响,他们的消费较为务实,鲜有高调和奢华;由于父母一代黄金职业生涯在改革开放之前,一生财富积累非常有限,所以他们很难去啃老;同时他们常常在子女身上忘我投资,但通常并不期待养儿防老,倒可能被啃老。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