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探索小片区教研模式 助力教师专业化成长

时间:2020-03-29 14:59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在泉州中心市区,有一所年轻的名校,办学仅短短8年,就凭高品位、有特色、管理好、师资强、质量优赢得社会的认可,成为家长满意、学生向往的学府——她就是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她以“诗笛文化、诚真教育”为办学特色,获得全国陶笛教学实验基地校、福建省首批“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泉州市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首批泉州市书法教育示范学校、泉州市中小学艺术特色学校、丰泽区文明校园、丰泽区首批智慧校园等30多项荣誉。她秉持“用梦想打造团队、靠团队实现梦想”的理念,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小片区教研模式,全力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打造了一支专业化水平高超的优秀教师团队。

  重视师资锤炼推动以学促教

  “诗词三百承古韵,陶笛一曲扬群芳。”走进丰泽三实小,可以感受到校园里处处充满“诗笛”传统文化特色,诗楼、笛楼、诗笛台,凸显不同主题的楼体文化。学生人人“吟诵诗词三百首,会吹陶笛一小把”,还爱阅读,爱写字,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核心素养,充分展现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文明校园”风采。在我市“名校办分校,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的形势下,丰泽三实小城东校区应运而生,于今年秋季招生,新校区纳入总校管理,将优质教育资源拓展到新区。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如何在校园里为不同的孩子提供不一样的发展环境和成长平台,给他们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是教育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要唤醒、培养优秀的学生,首先要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为了给予孩子们更好的教育,校长彭秀兰特别重视师资的锤炼,采取“领导牵引、骨干带动、分层培养、分类提高”的青年教师梯级培养模式,为教师营造良好的专业成长氛围。校园里,经常可以见到老师们研课、磨课的身影;各种教坛比赛中,时常能见到老师们经过充分准备而呈现出来的生动课堂。学校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参加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训和“教育领航者”挂职,自觉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传递前沿信息,带头磨课上课,参与送教送研下校,做到以学促教、以学促管、以学促建。学校老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结成“师徒”,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小片区有大天地联合教研共发展

  俗话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块砖只有堆砌在一起才能盖起高楼大厦,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获得永存。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不仅要学校给予平台,而且要“走出去”,在集体开放式交流中不断感悟、成长。丰泽三实小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带动小片区共建校打造优秀教师团队,构建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小片区教研联合体,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动义务教育由均衡发展向优质发展。

  近日,一场小片区教研联合体教学观摩研讨暨送教送研活动举行,来自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丰泽区第三中心小学、丰泽区群石实验小学的老师们分别进行课堂教学展示,之后进行研讨互动,邀请专家进行评课议课。“参加小片区教研活动特别有意义,不仅促进校际交流,也让我们从交流和互动中意识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反思、提升自己。” 丰泽三实小语文教师王珍瑜表示。

  这样的教研活动时常开展。据悉,2017年12月,丰泽三实小以“探索小片区教研模式,助力教师专业化成长”这一研究主题被确定为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学校总结建校以来在实施“海峡两岸友好姐妹校”“跨区域的教育办学联合体”“区内兄弟校粉丝团”等活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与丰泽三实小城东校区、丰泽区第三中心小学、丰泽区群石实验小学“一体、两同、四共”小片区教研模式,“一体”即构建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小片区教研联合体,“两同”即同管理、同举措,“四共”即“共商、共研、共享、共评”,充分发挥领头校在小片区教研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