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2019下半年四川营山县教育系统考核招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公告【招26人】

时间:2020-03-29 12:09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因工作需要,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四川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工作试行办法》(川人发〔2006〕9号)等文件规定,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并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局核准,四川省营山中学校等7所学校(单位)面向社会公开考核招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26名,现公告如下:

一、招聘岗位及名额

营山中学高中教师9名:语文1名、数学1名、英语1名、历史1名、政治1名、地理1名、物理1名、化学1名、生物1名;

营山二中高中教师3名:语文1名、数学1名、英语1名;

营山职高中职教师3名:农村经济综合管理2名、心理健康教育1名;

化育初级中学初中教师3名:英语1名、政治1名、历史1名;

希望初级中学初中教师3名:语文1人、数学1人、信息技术1名;

县教师进修学校研训员3名:中小学音乐1名、中学历史1名、小学语文1名;

县教研室教研员2名:高中语文1名、高中数学1名。

二、招聘对象及条件

(一)招聘对象和范围

面向全国公开考核招聘年龄在35岁及以下(1984年12月31日及以后出生),2020年7月31日前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的毕业生并完全符合《营山县公开考核招聘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岗位和条件要求一览表》(详见附1,以下简称为《岗位和条件要求一览表》)条件要求和本公告其他要求的人员。其中,2020年毕业的报考者必须在2020年7月31日前取得并实际持有符合岗位条件要求的毕业证、学位证等相关证书,并凭证书办理确认等手续;其他报考者必须在报名前取得并实际持有符合岗位条件要求的毕业证等证书及相关证明材料。未在规定时间取得并提供有关证书的,视为报考者自动放弃,责任自负。2020年8月1日之后毕业的全日制在读生不属于此次公招的范围。

营山县域内中小学校在编教师不属于本次公招范围。

(二)基本条件

1.报考者应同时具备的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事业心和责任感强。

(2)身体健康,具有正常履行考调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3)具备本公告具体招聘岗位要求的条件和资格(详见附1《岗位和条件要求一览表》)。其中,报考者本人有效学位证上的学位,应与报考岗位的“学位”资格要求相符;报考者本人有效的毕业证所载学历和所获专业名称,应与报考岗位的“学历”和“专业条件”两栏分别完全相符;不符者,请勿报考,否则取消报考或聘用资格的责任由报考者自负。

(4)在编工作人员报考者,须征得服务地用人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同意,委培、定向毕业生,须征得原委培、定向单位书面同意,并提供书面证明材料(见附3)。

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报考:

(1)曾受过各类刑事处罚或被开除公职的;

(2)有违法、违纪行为正在接受审查的;

(3)尚未解除党纪、政纪处分的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

(4)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原人事部6号令)和《四川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工作试行办法》(川人发〔2006〕9号)相关规定应当回避的;

(5)有违反有关规定不适宜报考事业单位的。

三、招聘程序

(一)报名

1.报名时间及地点。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9:00-11:00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运动场)集中报名。

2.注意事项。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在规定的招聘时间内到指定招名处,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符合报考条件的某一个具体岗位(应聘单位和具体学科)报名,每个报名者在公布的岗位中限报一个岗位。报名时须提供下列资料:

(1)有效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其中2020年的应届毕业生无法提供上述相关证件的需开具相关证明材料。

(2)与学历相对应的且在验证有效期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1份(2020年的应届毕业生不提供);

(3)《营山县公开考核招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报名表》1份;

(4)在编工作人员、委培、定向毕业生报考需提供《同意报考证明》;

(5)2寸近期标准证件照1张。

本次只对报名人员报名资格进行初步审查,报考者最终是否符合招聘条件要求由营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局、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聘用时审核确认的结果确定。若招聘过程中任一环节发现报考者不符合报考条件、弄虚作假,取消聘用资格,且责任自负。

(二)考核

报名资格初步审查通过后,于2019年12月7日下午2:30分在指定地点进行考核。考核采取讲课的方式进行,主要考核教师基本素养、语言表达能力、仪表举止、学科教学技能水平等。考生现场确认面试成绩后可自行离开,等候电话通知应聘情况。期间应聘人员要保持电话畅通,因无法与报考者取得联系造成的后果,由报考者自行负责。

(三)签定就业协议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