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长岭小学教师杨锦平:托起乡村孩子的希望

时间:2019-11-09 09:10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托起乡村孩子的希望
——记剑阁县长岭小学教师杨锦平

长岭小学教师杨锦平:托起乡村孩子的希望



为学生辅导作业

长岭小学教师杨锦平:托起乡村孩子的希望



和学生一起跑步

一个人,一辈子,一件事。
    她扎根乡村教育37年,从青丝到白发,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教书育人的热忱;她用母亲般的爱温暖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她勤耕教坛,孜孜不倦,把一批又一批山里的孩子送出大山。她就是剑阁县长岭小学教师杨锦平。
    杨锦平说:“我爱长岭小学这片教育热土,一生能在这里教书育人,是我的心愿。”
    37年扎根乡村教育
    从1982年参加教育教学工作以来,杨锦平一直从事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并长期担任班主任。
    37年来,杨锦平对乡村教育充满热爱,始终牢记人民教师的职责,兢兢业业对待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力求精益求精,曾多次获得市、县教育局奖励。
    贫困的山区交通闭塞,生活环境艰苦,师资力量薄弱,这样的条件让很多人避之不及,但是杨锦平对教师职业保持着忠诚与信仰,她义无反顾地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浇灌孩子的梦想。从青丝到白发,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对教书育人的热忱。在杨锦平精神品质的激励作用下,有更多教师选择去最偏远的山区点燃孩子的梦想。
    用“母爱”呵护学生成长
    杨锦平的教学知识基础扎实,同时她对教育事业充满了爱。在她所教的班级,学生深深感受到老师的爱与关心,而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老师心目中的骄傲。
    2007年,杨锦平班里有个学生小罗,性格怪癖,上课纪律松懈。杨锦平通过家访了解到小罗从小就失去了妈妈,与爸爸相依为命,由于家庭十分困难,爸爸外出务工的时间较多,小罗只能独自照料自己的生活起居。
    了解到情况后,杨锦平总是刻意去关照小罗,向其他学生讲小罗优点,经常抽出时间给小罗补习功课。每当家里做了好吃的,就让小女儿请小罗回家一起吃饭。暑假期间,小罗父亲外出务工,杨锦平就把小罗接到自己家里照顾。
    经过一段时间地关心和照顾,小罗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和同学相处得也越来越好。小罗感激地说:“杨老师,您就是我的妈妈,有了妈妈的关爱,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呢?”
    连续20余天到学生家中补课
    “渊博的知识、赤诚的爱心是每位老师必备的素质”。这是杨锦平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深刻认知。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杨锦平知道自己必须拥有良好的耐心和宽容心,才能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她所教班级的学生小李非常调皮,经常小错不断。然而小李的父母对孩子十分娇惯,小李犯了错误时只要老师稍加管教,他们就会跑到学校大吵大闹。在这种情况下,杨锦平每次都以耐心来化解,好言来相劝。
    在快要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学生小李因为学骑自行车把脚骨摔裂了,只能在家卧床休息。杨锦平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利用每天中午休息时间和星期日为小李补课。她连续为小李补了20天课,从而让小李的课程没落下。小李的父母也被深深感动,从那以后非常支持学校的工作。
    “拥有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就拥有了幸福的人生”。37年来,杨锦平用满腔的教育热情与智慧奏响了一首首乡村教育的赞歌;她用爱照亮了大山深处孩子们成长的道路。(广元日报 汪江婷)

原标题: 长岭小学教师杨锦平:托起乡村孩子的希望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