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莞昭“东西部”扶贫:狠抓教育扶贫 实现贫困家庭子女就学资助全覆盖

时间:2019-11-01 22:12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媒体团在太平小学.jpg

采访团和昭通当地师生的合影

编者按:10月21日起,东莞市委宣传部、市经协办组织省、市重点媒体组成专题采访团,分别赴云南昭通市昭阳区、镇雄县、威信县、彝良县、鲁甸县、巧家县6县(区),就东莞在对口昭通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情况进行实地采访,探索总结“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中探索出的有效方法和模式,为下阶段更好开展扶贫协作工作提供借鉴。东莞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陆续推出东莞对口帮扶昭通6个县(区)扶贫典型案例的系列报道,展现东莞发动各界,携手数十万昭通贫困人口,齐步冲锋决战贫困地有益探索。

东莞阳光网讯 (全媒体记者 钟灏 张志惠)“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常说的一句话。在贫困家庭子女就学教育的问题上,同样“一个也不能少”,这样的信念牢牢扎根在东莞46名赴昭通支教的教师心中。

课堂改.jpg

姚锦洪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勇于发言

“逾期不归” 只为将东莞现代化教育理念引入山区

姚锦洪是企石镇星光小学的数学老师,作为赴昭通支教的老师的一员,今年7月,姚锦洪本应该结束在镇雄县以古镇中心小学的支教生涯,回到东莞,但是他却选择继续在贫困山区留守一年。“最后一节课的时候,孩子们知道我要走了,全班的孩子都不愿意下课,很多都哭着说姚老师你不要走,我就向政府里面再申请,再多留一年。”

姚家访4.jpg

姚锦洪经常护送学生回家

刚来到镇雄县支教的时候,担任以古镇中心小学副校长的姚锦洪几乎每天都跟随学生步行一两个小时,到学生家家访。他发现当地学校的教学方式和东莞二三十年前一样,是典型的填充式应试教学,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做什么;除此之外,学校除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课外,其他的素质教育课程基本没有,学校的设施也非常陈旧。姚锦洪认为,必须将带动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改革提上议事日程。

家访 改.jpg

姚锦洪在学生家里辅导学生功课

姚锦洪与东莞的扶贫干部携手,积极协调带动了一批东莞爱心企业、教育机构等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改革。不到一年时间,学校的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设备全部到位;同时,姚锦洪还积极将以古镇中心小学的情况反馈到星光小学,促进两校构建了互动帮扶机制,将东莞的现代化教育理念输送过来。

家访改2.jpg

姚锦洪为学生送去新书包

太平小学2.jpg

新建的彝良县洛泽河镇太平小学

能容纳和解决650名学生吃住学的全新学校 1年时间拔地而起

与以古镇中心小学相比,同样坐落在深山之中的彝良县洛泽河镇太平小学,这一年来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以前,彝良县肖家院村、凉水井村的贫困家庭子女来到洛泽河镇小学上学,需要每天早上5点出发,翻越大山,步行4公里,耗费2个小时才能抵达课室。

太平小学.jpg

太平小学的课室环境改善很大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