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祥云:从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迈进

时间:2019-10-25 18:33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 通讯员 魏超鸿 徐 翔

祥云是大理州的人口大县,同时也是教育大县。新中国成立70年来,祥云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投入,大力营造政以兴教为本、民以重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尊师重教良好氛围,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从全州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迈进。

学校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县有小学173所,在校学生12653人,公办教师320人,有初中1所,在校学生152人,教师26人。2018年,全县有小学150所,在校学生27031人,入学率99.96%;有初级中学17所,在校学生18967人,毛入学率102.49%;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67人。2010年底,祥云县顺利通过了“两基”国检,2011年5月,祥云县人民政府被省人民政府表彰为“云南省两基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2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正式认定祥云县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1978年,祥云县有县属普通高中4所,其中完全高中2所(祥云一中、二中),普通高中2所(祥云三中、四中)。2018-2019学年,全县有普通高中2所、民营股份制完全中学1所,在校生9430人。2014年8月,总投资5.16亿元,占地291.6亩,办学规模为120个教学班6000人的祥云一中改扩建项目全面竣工,实现了祥云一中、祥云二中的整体合并搬迁,撬动了全县从学前教育到小学、初中、高中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2016年10月,规划投资6615万元的祥云四中改扩建项目启动,2018年8月第一期工程全面竣工并实现了新老校区集中办学,以此带动了下庄一中、下庄二中合并办学及下庄片区教育资源的优化重组。

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新中国建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祥云县学校房子较为破旧简陋,好一点的也就是砖木结构的平房或两层楼房。教室的黑板用几块木板或用水泥沙灰制作而成,学生的课桌椅也十分破旧,土操场上两根木头一块木板就是篮球架,一些山区寄宿制学校学生自己用锣锅煮饭,烟熏火燎,办学条件十分简陋。

2011年以来到现在,祥云县先后投入资金23亿余元,用于教育事业发展,重点实施了一批校舍新建、加固改造、改建等重大工程项目,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新祥云一中、祥云四中新校区、祥华中学让人们啧啧称赞,从县城学校到乡村小学,一幢幢钢筋水泥楼房拔地而起,祥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

在改造和新建校舍的同时,祥云县还抓住“远程教育”、云南省“班班通”试点县、“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等项目实施契机,累计投入信息化设备资金8000多万元,建成多媒体教室800多间,建成中小学卫星远程接收点168个,配备计算机3000多台,进一步缩小城乡课程资源的差距,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玻璃黑板、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塑胶跑道、学校食堂等设施健全完备,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硬件支撑。

 1/2    1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