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女博士曾帶養母求學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

时间:2019-10-23 11:2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原標題:女博士曾帶養母求學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

女博士曾帶養母求學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

孫玉晴本科畢業時與養母的合影。受訪者供圖

從湖北小城火車站的棄嬰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博士生,孫玉晴走了整整28年。

當時已年過半百的養父孫希賢和養母吳世菊收養了孫玉晴:“收養我那天是個晴天,玉晴也是遇晴。”養母挑擔賣零食,養父賣廢品,撫養她長大。

孫玉晴臨近高考時,養父因病去世,高考失利的她隻上了一所專科院校。但養父時常念叨的那句“要多讀書,好好讀書”總提醒著孫玉晴。她專升本后,2016年,又考取了西北工業大學研究生,帶上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養母讀研。

2019年9月,孫玉晴開始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攻讀英語語言文學方向的博士,獎學金和兼職的收入,讓她能承擔得起母親養老的費用。

9月5日,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孫玉晴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出生遭遺棄,養父賣廢品供她讀書

孫玉晴出生時親生父母將其遺棄在湖北隨州火車站,被年過半百的養父母收養。那時孫玉晴的養父65歲,養母51歲。

養父孫希賢是一名退休教師,退休工資承擔不起再撫養一個孩子的費用,身邊的親戚和鄰居都不贊成讓孫玉晴念書,但養母吳世菊態度堅決:“這是我養的孩子,她上不上學由我來決定,你們誰說了都不算。”

養母的文化程度不高,但從小就教育她,要好好學習考上大學:“長大以后為社會做點貢獻。”做過小學老師的父親,更是從小就手把手教孫玉晴寫字、畫畫。

孫玉晴告訴記者,家裡的經濟來源主要還是靠母親,她做小本生意,挑著擔子賣零食,每個月有幾百塊的收入。除了這些,媽媽還用學校裡學生們吃剩的飯菜養豬,一年下來,四五頭豬能賣幾千元:“(上世紀)90年代時,父親的退休工資隻有幾十元,2000年以后,退休工資漲到了幾百元。雖然父親有高血壓,右腿不太靈便,但他在自己能動的時候,會把紙盒、瓶子分好類,到二三十公裡外的地方去賣,換幾塊錢補貼家用。直到因為高血壓引發的疾病無法動彈。”

孫玉晴也會跟著母親一起撿廢品、割豬草,再跟著父親一起去賣廢品:“父母收養我的時候,已經年齡很大了,他們……並不是為了養兒防老,僅僅是希望我能有出息,未來能夠過得好。”

孫玉晴的初中同學汪遠霞回憶,此前她總去孫玉晴家,那是隨州市魏崗小學的教職工宿舍,有兩間臥室的瓦房。在汪遠霞的記憶裡,兩人很舍得為孫玉晴花錢:“初中時學校老師周末開辦的語文數學補習班,一學期需要50元,他們會出錢報名讓她去上。玉晴牙齒有‘反頜’的問題……他們特意到縣上給她配牙套、矯正牙齒。”

從專科生到碩士生

孫玉晴高中時,孫希賢因高血壓偏癱,經常住院,隨著病情加重,隻能躺在床上,生活無法自理。

屋漏偏逢連夜雨,吳世菊的頭部又受了傷,動手術后有了后遺症,父母都需要人照顧:“那時候我只是高中生,拿不出錢,也沒法讓父親去好醫院接受治療,心裡一直很自責。”

但兩人的情況並未好轉。孫玉晴高三那年,孫希賢因病去世。

“我高考失利了,沒有考上二本,也考慮到家裡的經濟條件,就上了專科。”2010年,孫玉晴開始在湖北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應用英語專業就讀,專科學習三年。剛剛入學時,孫玉晴就下定決心要通過專升本考試,考上本科,接著考上研究生,這也是父母最初的設想。

孫玉晴說:“父親去世后,家裡就失去了經濟來源,母親身體狀況不太好,需要吃藥,經常住院。大學一學年學費大概是4000-5000元,家裡拿不出這筆錢,她申請了生源地貸款交學費。”

大學時代對於孫玉晴來說並不輕鬆。

一邊要兼顧學習,一邊還要照顧母親,生活也隻能靠自己:“家教、發傳單、食堂打雜我都做過,在食堂兼職可以省下一日三餐的飯錢。最忙的時候,一天做了三次家教。專科和本科學習這五年裡,我靠著兼職和獎學金、助學金,也有幾萬塊錢能承擔自己和媽媽的生活費。”

學習的時間隻能擠出來。

孫玉晴的大學同學劉曉琴回憶,新生剛入學,她第一次見到孫玉晴時就覺得她很朴實:“不怎麼愛打扮自己,下課之后就去學校食堂打工。隻要閑下來,她就看書,學校裡辦‘讀書之星’的比賽,每個學院都要選擇讀書最多的學生做交流。孫玉晴被選中過。”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