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为作业而咆哮的父母,现在越成功未来越凄凉……

时间:2019-10-04 10:29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分享至:

为作业而咆哮的父母,现在越成功未来越凄凉……

01

越来越多的家庭作业变成了家长作业,温文尔雅的职场男女变身咆哮父母的就越来越多。这就是现阶段很多家庭的核心矛盾,夜夜上演,而且无解。

有人因此气得中风:

为作业而咆哮的父母,现在越成功未来越凄凉……

也有人表示,自从辅导孩子一次课老公给自己发200块钱之后此事完美解决,收钱以后态度可好可有耐心了。

最近“丧偶式育儿”走红全网,甚至奇葩说拿来做选题:

为作业而咆哮的父母,现在越成功未来越凄凉……

“爸爸每周陪伴孩子低于12小时就要被取消爸爸称号,你支持吗?”,辩论一度面红耳赤。

再到前阵子的最强简历,爸妈都是复旦高材生外企高管不说,自己也努力学习阅读量惊人:

为作业而咆哮的父母,现在越成功未来越凄凉……

这英语书比猫爷读的多多了。

还有出去旅游见世面,秒杀无数成人:

为作业而咆哮的父母,现在越成功未来越凄凉……

诸多网友留言:“我们一辈子都比不过这孩子!”“都牛成这样了,何苦送来上学”。

这几天,又是一大波花式送儿送女,求未来亲家把自己孩子先接走辅导功课:

▼ 女版

为作业而咆哮的父母,现在越成功未来越凄凉……

▼ 男版

为作业而咆哮的父母,现在越成功未来越凄凉……

凡是和孩子辅导功课的话题都能立马引爆一波节奏,可以想见家长们对孩子的功课压力有多大。

人人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以后出息,不能上藤校也要清北旦交,至少也要是个211或者985吧,小学就必须开始拼。

02

父母的焦虑,是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对未来看得很清楚。

人生就是一个岁数越大选择越少的过程,现在的很多孩子,决定未来的第一场考试,根本不是高考,而是中考。

高考的录取比例直奔80%而去,考上的概率很高。而中考呢?很多省市的录取率在50%左右:

为作业而咆哮的父母,现在越成功未来越凄凉……

中考可能比高考更激烈,所以,很多孩子在16岁时,就决定了一辈子的走向。

尤其是在一线城市,优秀人才越来越多,优秀人才的孩子们也越来越多,竞争激烈程度大幅提高,从以前的简单模式直接跨入困难模式。

孩子太小还不懂,爹妈能不焦虑吗?所以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但爹妈已经累到在起跑线。

03

上了高中,还得拼高考。

学历重要不重要,各有各自的看法,但是如果你把成功人士“都是命好”之类的谦辞当成真的,那就真的可悲了。

考研名嘴张雪峰老师就和鲁豫辩论过:“在我的老家齐齐哈尔有个齐齐哈尔大学,你九十月份去调研一下,什么样的企业在齐齐哈尔大学招聘,你再到北京一个学校,叫北京科技大学,你再看一看什么样的企业到北京科技大学招聘,你再看看什么样的企业到清华北大招聘。他们去什么样的企业,他们给这个学生多少钱,你去看一看就知道了”。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500强企业,在世界几乎所有的500强企业都告诉你学历不重要,他们说的都是假话,他们不会去齐齐哈尔大学招聘”。

在场的另一个嘉宾说自己公司员工和自己都不是名校生,被直接回怼:

为作业而咆哮的父母,现在越成功未来越凄凉……

话虽然狠,但是说得一点没毛病。

名校的就业率和工资水平远高于平均,直接透露出来这么多年扩招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差大学”性价比真的很低,二三本院校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

高考录取人数朝着800万而去,实际上211本科每年就那么七八十万,剩下的七百来万人里面,排名靠后的怕是都去了类似齐齐哈尔大学这样的学校,那毕业之后找工作怎么办?

尤其是排名靠后、区域经济不发达的很多三本院校毕业生要么考研要么只能面对很多低端岗位,收入的天花板也是清晰可见。

为作业而咆哮的父母,现在越成功未来越凄凉……

他们在二三线城市可以试试找体面的工作,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就比较难了。

所以,不拼行吗?

04

问题来了,那些没上高中、没上大学的人干吗去了?

职业院校。

很多人觉得去职业院校没前景,放在十年前可能是对的,现在还真不好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蓝领人群大约4亿人,其中技能劳动者超过1.65亿人,但高技能人才只有4791万人,政协开会的时候讨论过,高级技工缺口高达一千万,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委员编了一个顺口溜:“博士硕士满街跑,高级技工难寻找。”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