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慧眼发现:“禁止微信QQ布置作业”您咋看?

时间:2019-09-29 13:3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慧眼发现:“禁止微信QQ布置作业”您咋看?

  惠姐有话说:

  近日,不少家长在议论教育部禁止教师通过微信、QQ布置作业的消息,惠姐上网查询发现教育部并没有出台这样的规定,只是对相关政协委员提案进行了答复。惠姐对我市部分中小学校进行走访发现,通过QQ、微信布置作业很普遍,在线作业、线上作业批改辅导工具被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渗透到孩子们的学习领域。有人认为这样学习方式和渠道更丰富了,也有人认为孩子会因引导不当养成过分依赖的习惯。您怎么看?

  抄黑板作业是学习的一部分

  前不久一则名为《教育部将明确教师不得通过微信和QQ布置作业》的信息开始热传,文中提到: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提出《关于停止小学老师用手机微信和QQ对学生及家长布置和提交作业的提案》。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提案办理情况,称将完善管理,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明确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有媒体就此向教育部求证,得到的回复是“相关问题正在研究”。

  2019年春季新学期正式拉开帷幕,新学期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这几天文具用品市场很红火。2月19日晚上7点多,宜城下着小雨,华中路一所小学门口的文具店生意红火,橱柜正中间摆放的都是开学热销产品,“作业登记手册”也进入热销榜。“作业登记本一般开学时卖得好些,家长总是在开学之际给孩子立下很多规矩,实际上作业一般都通过QQ、微信发到家长手机上,所以后来买的人就少了。”店主介绍说。

  曾几何时,每天校内学习结束后,从黑板上抄下当晚的作业题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我还记得上小学时,经常因为作业抄得不完整,题目做得丢三落四,第二天免不了挨老师一顿训,训过几次就长记性了,从来没指望谁能告诉我当晚作业。”在安庆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丁艳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家长的手机就开通了校讯通,每天定时收到孩子的作业安排,班级QQ群里也会同步当晚的作业,这些“杂事”孩子基本不用操心。“孩子读三年级时,班主任开始在黑板上布置家庭作业,可家长的手机上照旧会收到作业,孩子们便养成了依赖的习惯,就指望回家来问我们。”丁艳表示,她不止一次提醒儿子每天自己抄作业,可依赖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

  “做作业是学生的事,抄写作业题更应该让他们自己完成。”家住近圣街的市民汪丽告诉记者,从儿子读小学二年级开始,她就要求孩子抄写家庭作业内容,倘若没记下来,回家后她也绝不提醒。“孩子作业题没有抄写,自然完成得不全面,第二天就得接受老师批评。必须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老师既然公布了作业内容,学生就该抄写,这是完整的学习流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汪丽说,孩子刚入小学时自理能力弱,各种小问题会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她认为想要提高孩子的成绩首先要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抄写作业题的事家长绝不能代劳。

  线上作业是利是弊?

  惠姐查询到教育部对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中,提到了教师不得将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避免出现“学校减负、社会增负、家长增负”等现象。

  “真实行的话我觉得太好了,孩子已经对手机产生了兴趣,如果学习上也依赖手机,真让人担心。”五年级学生家长高慧慧告诉记者,她的孩子每天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要手机看作业题,尤其是从五年级上学期开始,英语和数学每周还增加了线上作业,需要花较长的一段时间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完成作业。“我儿子近视400度了,看见他拿手机我现在莫名的焦虑。”据高女士说,她仔细研究过儿子的线上作业,认为无论是题型还是内容都和平时的练习区别不大。

  “我女儿也常用手机做线上作业,我稍不留神,她就拿着手机玩起微信小游戏了,手机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就是巨大的诱惑,只要落入他们手中,玩几分钟也满足。”市民刘雅希望孩子仍能用传统方式完成学习任务。采访中,多位家长对于教育部这一答复拍手叫好。

  学习软件恰似鸡肋

  在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不少家长后悔当年为何没读师范专业。“我一正规本科生,辅导起四年级的孩子作业经常被难倒,不是自己不会做,是解题思路不同啊,无法解释给孩子听。”市民李明瑞告诉记者,自己经常加班,为了有效地辅导孩子学习,他曾在手机上下载了不少学习软件,有批改作业的,有解题给思路的。“不好用。”李先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批改作业的软件也会出错,解题的软件只给列算式和结果,不给解题思路,还不如我多花点时间自己琢磨呢。”

  把握好度才是关键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