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2019甘肃三支一扶考试公告(1400人)(7)

时间:2019-09-29 13:2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应试人员必须携带网上打印的《准考证》和居民身份证原件(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或临时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两证不全者不得参加考试。居民身份证遗失或过期,应及时到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补办临时居民身份证。

5.考场设置

在全省12个市(州)分别设考区,考点原则上应设在市(州)政府所在地。每个考场安排30人,报考同一县(市、区)的考生应尽量编排在同一个考场。甘南州的藏语言试卷考生单列,不与汉语言试卷考生混编。各市(州)考务实施机构于6月10日前将考场设置编排情况报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

6.雷同试卷处理

笔试结束后,由国家指定的专业机构进行雷同检测,被甄别为雷同试卷的考生,给予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如其他相关证据证明雷同试卷考生存在作弊行为的,将视具体情形对其给予违纪违规处理。

7.笔试成绩查询

考生可于7月15日左右登陆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查询。对因违纪或违反《诚信承诺书》已记入诚信档案的考生,考试成绩作无效处理。

(三)面试

笔试成绩公布后,各实施县(市、区)要严格按照分学段(小学学段、初中学段)对应学科招聘计划的120%划线,笔试成绩按照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排名,依据考生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序,确定参加面试人员名单。面试人员不足招聘计划120%的学科,由实施县(市、区)根据全县该学科所在大类(文科、理科、音体美)考生平均分数划定面试最低控制线,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面试工作由实施县(市、区)教育、人社部门按照市(州)教育、人社部门的统一安排组织进行。各地要认真组织面试工作,严格面试程序,面试过程要全程录像,保证考试公开、公平、公正。组织选拔特岗教师过程中产生的面试费用由实施县(市、区)承担,不得向考生收取任何费用。

(四)人选确定

面试结束后,各实施县(市、区)要按照中小学文科、理科、音体美类笔试成绩(200分)/2×70%+面试成绩(100分)×30%换算总成绩,总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实施县(市、区)按照分学段(小学学段、初中学段)及对应岗位学科,依据考生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序确定拟录用人员。笔试和面试总成绩并列时,笔试成绩高者优先录用,笔试成绩也相同时,笔试专业课成绩高者优先录用。在确定的拟录用人员范围内,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由拟录用人员自愿选择岗位。如实施县(市、区)拟录用人员达不到计划数的,在设岗不变的前提下,由相关市(州)决定是否在本市(州)跨县区、同学段同学科进行补录,不得更换岗位、跨学科补录,同时要求跨县区调剂人员总成绩要达到补录县区本岗位学科大类平均分。如需补录,由相关市(州)拟定补录方案,上报省教育厅审核同意后进行补录。拟录用人员由实施县(市、区)参照新录用公务员体检标准组织体检,经公示后报市(州)复核。设岗市(州)教育行政部门于2019年8月10日前将审核同意拟聘用的特岗教师汇总名单(附件2)和特岗计划实施情况总结上报省教育厅。各市(州)上报的拟聘用特岗教师,经省教育厅复核、网上公示后报教育部,并发上岗通知。

(五)岗前培训与上岗

各实施县(市、区)要安排拟聘特岗教师参加不少于一周的岗前培训,尤其是针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认真做好入职前的师德教育与教学培训工作,要在各级教师培训中统筹安排,开展特岗教师专项培训;在上岗前对未认定教师资格证的按国家规定进行教师资格认定,确保特岗教师在秋季开学时持证上岗。

(六)信息管理

各实施县(市、区)录取结束后,要及时补充、更新“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中特岗教师信息;做好在岗特岗教师的数据统计、教师服务证书信息统计和2020年特设岗位需求预测工作,及时掌握特岗教师的基本信息,加强对特岗教师的科学动态管理。

(七)总结宣传

相关市县要积极宣传特岗教师中的优秀典型,通过多种

形式和渠道,广泛宣传特岗教师志存高远、扎根农村的奉献精神和感人事迹。加强对特岗计划在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作用和取得成果的总结和宣传,努力营造实施特岗计划的良好工作氛围。

(八)监督检查

相关市(州)要加强特岗教师保障政策落实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对于无故拖欠特岗教师工资,不能为其缴纳五险一金,不能及时为服务期满留任特岗教师办理入编手续等情况,一经核实将给予通报批评,不得将该实施县(市、区)列入下一年度申请设岗需求名单。特岗计划实施管理不到位,招聘计划完成不好,特岗教师待遇保障和入编入岗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突出的市(州),要及时整改,对整改不力的,下一年度将不再增加或适当核减设岗名额。

五、保障政策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