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中小学教育驰向“高铁时代”

时间:2019-09-25 18:48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我的2019年,印象最深的,是年初入学时在漂亮的食堂吃上了可口午饭。回家告诉爸爸,他欣慰之余说,咱寒亭也有了高铁站。那个周末,爸爸特意带我去看了高铁……”这是寒亭区朱里街道朱里小学徐瑜璐同学今年激动的记忆。身边的学习生活环境大为改善,飞一般的高铁也通到了她的家乡。

  2018年12月26日,潍坊高铁北站投入运营,位于寒亭区,“到北京1.5小时,到上海2.5小时”,这些饱蘸了速度与激情的字眼,在当地掀起不小波澜。

  高铁是车速提升,更是服务质量的新跨越。作为“中国年画之乡”,近年来,寒亭教育夯实办学基础,紧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信念坚定,措施实在。似是偶合,也是必然,寒亭教育也迈入区域质量提升的“高铁时代”。广大教育工作者成为创造区域发展历史的一支闪亮队伍,为城乡教育共同进步、优质均衡发展做着卓有成效的努力,走上了以“双提升”为抓手的教育强区建设之路。

  孩子受益,群众满意,区域发展,国有未来。徐瑜璐同学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在为寒亭教育质量提升叫好,更多的徐瑜璐们,也正是寒亭教育托起的“明天的太阳”!

  基础保障使教育环境日新月异

  寒亭区是我市农业经济重点区之一,乡村务农、务工人员众多。对这些人来说,接孩子不用再着急的“课后延时”服务,就是巨大的为民解忧之举。用固堤街道高庄村村民徐春燕的话来说,“以前从没想过,可以把一天的活干完再去接孩子,少跑4趟腿,多干4小时活,学校不光是教育孩子,还想到了家长心里。”

  寒亭区教体局主动回应群众期盼,落实了“弹性入学+午间托管+弹性放学”服务机制,创新课后延时服务,破解“四点半”难题。每年299万元列入财政拨款,实现了全区46所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惠及学生1.2万余人。加上农村学校全部实施“午餐工程”,全区教育工作社会满意度明显提升,相关做法得到了省政府领导批示并在全省推广。

  难怪河西学校校长徐增伟说:“延时服务是政府买单帮家长看孩子,是义务教育课后再义务,是政府教育功能的服务再延伸。如今,家长来接孩子,经常跟学校的教职工道谢,诚挚的谢意,真诚的眼神流露,这种温情互动比以前明显增多。”

  同样,在以乡村学校居多的寒亭区,“时尚”“先进”等词汇所代表的现代化教育,逐渐在寒亭教育的大力投入中来到了乡村孩子身边。学生用计算机、升降课桌凳、触摸一体机等学习设备更新升级,让孩子们开了眼界,改善了学习环境。

  教育投入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保障,寒亭区委区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处处彰显着促进区域教育深化改革、锐意提升的决心——5.47亿元新、改扩建学校、幼儿园107所;1404万元实施取暖改造、校舍维修,全区37所农村小学全部撤煤炉换空调;1290余万元完成录播教室、创客教室、数字化实验室等全覆盖;投入1140万元,提高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班级管理激励机制经费和教师绩效工资,增加普通高中和残疾学生生均经费,全区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全部纳入“亮厨工程”,全部具备食品自检快检条件;670余万元建设未来教育体验中心;寒亭一中开启校车专用公交化……

  “教育优先发展”,寒亭教育投入的基础保障做得实在,各种优质教育资源也得以离孩子、家长和老师们越来越近。

  队伍保障可守正创新夯实根基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