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于施洋主旨报告:未来“互联网+教育”扶贫的发展方向

时间:2018-10-09 21:0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自动播放

于施洋主旨报告:未来“互联网教育”扶贫的发展方向

正在加载...  

2017年12月15日,由国家信息中心、腾讯公司、上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为指导单位的第二届“互联网+教育”峰会,在江西省上饶市万达嘉华酒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位专家、学者、政府及企业代表参加此次省盛会,与会嘉宾思维碰撞、深度交流共同推动“互联网+教育”迈向深度整合、智慧创新的新阶段。

以下内容为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于施洋先生作主旨报告,题目为《未来“互联网+教育”扶贫的发展方向》:

于施洋主旨报告:未来“互联网+教育”扶贫的发展方向

于施洋: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首先受国家信息中心程晓波主任之托,我谨代表主办方国家信息中心感谢大家出席本次峰会。2016年国家信息中心联合上饶市政府、腾讯公司以“互联网+教育”为切入点,以智慧校园为抓手,面向贫困地区中小学免费提供移动端创新型教育服务。这个工作一年多以来,已经从一个上饶县拓展到全市所有区县的600多所中小学,刚才看到数据覆盖了150多万人,推进的速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去年11月在深圳高交会上,我们还专题介绍了上饶的试点经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此后我们还专门就此事向国家发改委主要领导进行了书面汇报,发改委领导批示形成专报,报送国务院领导,可以说这项工作的成效也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今天借此机会,我也想从“互联网+教育”与教育扶贫的角度谈三点体会和想法,与大家分享。

一、上饶强力推进“互联网+教育”与教育扶贫相结合,是面向新时代的有利举措。扶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重要途径。”。同时也指出,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12月8日,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学习,总书记还特别强调推进“互联网+教育”。通过“互联网+教育”对贫困地区赋能,这个问题如果放在10年、20年前是基本不可想象,不好解决的事情。我从2002年开始从事信息化工作,当时信息化常被提及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城乡间的数字鸿沟,这个问题提了15年,但形势仍然严峻。一我们看到的希望是党和国家对扶贫的重视,一系列政策落实对贫困地区强有力的实施。二是互联网迅猛发展,使得教育资源的共享具备了非常好的基础条件。三是出现了像腾讯这样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以及微信受众面如此之广的服务平台的出现,为教育扶贫提供了更精准、更具有可行性的解决路径。最后上饶市委市政府领导的真抓实干,各地学校家长的配合,为互联网+教育提供了最佳实践,树立了标杆,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互联网+教育的新时代已经来临,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国家信息中心与上饶市政府和腾讯公司的合作,未来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

二、作为中国信息化和大数据领域的国家队,国家信息中心未来在“互联网+教育”方面责无旁贷。六年前在时任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杜平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在大数据领域进行布局,可以说国家信息中心是中央部位最早开展大数据工作的部门之一。今年9月份国家信息中心正式组建了大数据发展部,希望通过这个举措积极响应国家大数据战略,集中力量进一步挖掘大数据对促进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保障民生方面的作用和潜力。未来国家信息中心还将联合上饶市政府、腾讯公司重点推进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总结试点经验,向全国欠发达地区推广使用腾讯智慧校园这个平台,让更多地区的学校、老师、家长、孩子受益。二是充分发挥信息中心在大数据分析方面的优势,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改善民生的措施,基于腾讯智慧校园对大数据的采集应用分析工作,发挥大数据对精准扶贫的有利支持。

三、三方合作对下一步推动在互联网+教育和教育扶贫示范方面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在推进“互联网+教育”的过程当中,我想真正要实现是要让家长和孩子们有获得感。一是“互联网+教育”让人感到温暖,教育产品要真正结合他们的实际,解决他们的需求,让大家发自内心的觉得我们的工作是有价值有意义。二是“互联网+教育”要让人获得知识,北京、上海等地孩子们可以享受的优质课程不再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望尘莫及。三是“互联网+教育”要让人看到希望,通过教育真正实现扶智与扶贫的目标,让孩子们看得到未来更加广袤的人生发展空间。

最后,再一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对智慧校园项目的指导和支持,也预祝本次峰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标签: 互联网(14078)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